Ubuntu12.04系统下嵌入式linux环境的搭建
1752阅读 0评论2013-01-05 sometimeixpub
分类:
① 更新软件源 $ sudo apt-get update ②安装、配置、启动ftp 服务。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安装后即会自动运行: $ sudo apt-get install vsftpd 修改vsftpd 的配置文件/e tc/v sftp d.conf,将下面几行前面的“#”号去掉。 #local_enable=YES #write_enable=YES 上面第一行表示是否允许本地用户登录,第二行表示是否允许上传文件。 修改完华之后,执行以下命令重启ftp 服务: $ sudo /etc/init.d/vsftpd restart ③ 安装、配置、启动ssh 服务。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 安装后即会自动运行: $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它的配置文件为/etc /ssh /sshd_ co nfig ,使用默认配置即可。 ④ 安装、配置、启动nfs服务。 执行以下命令安装, 安装后即会自动运行: $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portmap 它的配置文件为/etc/exports ,在里面增加以下内容,以后将通过网络文件系统访问/work/ nfs_root 目录: /work/nfs_root *(rw,sync,no_root_squash) 修改完华之后,执行以下命令重启nfs服务: $ 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restart⑤ 安装、配置tft p 服务软件: $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bsd-inetd tftpd tftp 打开/etc /i netd.con f 文件,里面有一行如下: tftp dgram udp wait nobody /usr/sbin/tcpd /usr/sbin/in.tftpd /srv/tftp 把“nobody”改为“root ”,把“/srv/ tftp ”改为“/work/nfs_r oot”,表示tft p 目录。 ⑥ 使用以下命令安装基本的开发环境: $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texinfo ⑦ 安装工具biso n 、flex ,它们分别是语法、词法分析器: $ sudo apt-get install bison flex libtool automake autoconf ⑧ 安装C 函数库的man 手册,以后就可以通过类似“ma n read”的命令查看函数的用法了: $ 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dev编译最新的busybox1. tar xjf busybox-1.20.2.tar.bz22. cd busybox-1.20.2/3. 配置:make menuconfig 修改交叉编译前缀 -> Busybox Settings -> Build Options (arm-linux-) Cross Compiler prefix4. 编译:make5. 安装:make install CONFIG_PREFIX=/work/nfs_root/fs_mini_new (vi README搜索install可以知道怎么安装) 6. 安装库:find -name libcd ./arm-none-linux-gnueabi/libc/armv4t/libmkdir /work/nfs_root/fs_mini_new/libmkdir /work/nfs_root/fs_mini_new/usr/lib -pcp /usr/local/arm/4.3.2/arm-none-linux-gnueabi/libc/armv4t/lib/*so* /work/nfs_root/fs_mini_new/lib/ -dcp /usr/local/arm/4.3.2/arm-none-linux-gnueabi/libc/armv4t/usr/lib/*so* /work/nfs_root/fs_mini_new/usr/lib -dmkdir dev etc proc sys temptar zxf etc.tar.gz -C etcubuntu 12.04搭建tftp服务器的安装、设置、调试 第一步:先说明一下ubuntu默认root是禁用的,所以先要创建root用户,这样以后不用再sudo了: $ su root 输入密码获取获取管理员账户操作 第二步:安装服务 安装tftp-hpa tftpd-hpa xinetd # apt-get install tftp-hpa tftpd-hpa xinetd 第三步:在创建文件夹/tftpboot (这个是服务器的文件交换目录,将来客户机获取服务器文件时就是从这个文件夹中获取的),并且修改这个文件夹的权限为777 #mkdir /tftpboot #chmod -R 777 /tftpboot 第四步:修改tftp配置文件,如果没有就创建,我喜欢用vim #vim /etc/xinetd.d/tftp 文件内容为: service tftp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 dgram protocol = udp wait = yes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ftpd server_args = -s /tftpboot //此处文件目录就是上面说道的服务器文件交换目录 source = 11 cps = 100 2 flags =IPv4 } 第五步:修改inetd.conf文件 # vim /etc/inetd.conf 一般这个文件在打开的时候里面是有内容的,只要在最后添加下面内容即可: tftp dgram udp wait nobody /usr/sbin/tcpd /usr/sbin/in.tftpd /tftpboot //此处文件目录就是上面说道的服务器文件交换目录 第六步:修改tftpd-hpa文件 # vim /etc/default/tftpd-hpa 内容为: #RUN_DAEMON="no" #OPTIONS="-s /home/zyp/tftpboot -c -p -U tftpd" TFTP_USERNAME="tftp" TFTP_DIRECTORY="/tftpboot" //此处文件目录就是上面说道的服务器文件交换目录 TFTP_ADDRESS="0.0.0.0:69" TFTP_OPTIONS="-l -c -s" 第七步:重启服务 # service tftpd-hpa restart # sudo /etc/init.d/xinetd reload # sudo /etc/init.d/xinetd restart 第八步:本地测试 (1)在/tftpboot 下创建测试文件test,并修改test的文件权限 #cd /tftpboot #touch test #chmod 777 test (2)测试一下 tftp服务: #cd / #tftp 127.0.0.1 tftp>get test tftp>q #ls 查看当前目录,发现test 文件已在当前目录,此时tftp搭建成功! 附:tftp与ftp的区别 TFTP是一个传输文件的简单协议,它其于UDP协议而实现,但是我们也不能确定有些TFTP协议是基于其它传输协议完成的。此协议设计的时候是进行小文件传输的。因此它不具备通常的FTP的许多功能,它只能从文件服务器上获得或写入文件,不能列出目录,不进行认证,它传输8位数据。传输中有三种模式:netascii,这是8位的ASCII码形式,另一种是octet,这是8位源数据类型;最后一种mail已经不再支持,它将返回的数据直接返回给用户而不是保存为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