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事,誰管得?

2266阅读 14评论2007-06-21 黃志華
分类:

 
  日前參加黎鍵前輩的追思會,曾悄悄問及一位前輩,黎鍵前輩畢生積攢的音樂資料,將會如何?這前輩說不知道,還是要看死者的家人會怎樣處理了,外人怎好過問!
 
  然後,又說到好些令人遺憾的身後事處理。
 
  話說有位對粵曲界掌故知之甚豐的前輩,去世後,家人把所有他寫的文稿、收藏的資料,跟他的遺體一起火化,他們想的是,他生前這樣酷愛這些東西,就讓它隨他而去,讓他永帶在身邊……
 
  又有一位著名的粵曲撰曲家,百年歸老後,深得他信賴的一兩位文化人,卻分別把他的遺物拿去了好一部份……

 

  雖云生不帶來,死不帶走,而名人的遺物,卻是這樣的被帶走了。一件死物能否流傳後世,有時也真要講講運數與緣份。

 

  事實上,有幸得以保存在公共資料館的,有時也要看後人的態度與緣份。像研究胡文森的遺稿,也真要感激胡家的後人首肯可以從中央圖書館裡複印出來,研究起來方便多了。可是最近,聯絡另一位已故音樂創作者的後人,態度就很不一樣,完全不同意複製,只能在所藏的資料館裡看一下,抄都不行的。

 

  明白,一切明白,既是無緣,就不強求。

 

  想起在黎鍵追思會上,有人提到黎鍵前輩對保育文化的態度:「做得幾多是幾多」,好像有點消極,但現實很多時確是只能這樣面對的!

 

 

 

 

 
 
 
 
 
 
 
 
 
 
 
 
 
 
 
 
 
 
 
  
上一篇:王傑的槍vs王傑的歌
下一篇:盧國沾長篇(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