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江長篇(1)

3325阅读 21评论2007-07-31 黃志華
分类:

 
  宋代詞人柳永的《鶴衝天》末二句云:「忍把浮名,換了低斟淺唱。」按詞意,詞人其實是很不願意淺斟低唱的,只是,「長期失意飄泊,不得不憑偎紅翠」。
 
  由此而想到,以「低斟淺唱亦欣然」七字形容鄭國江,應是頗貼切的,當然,這裡不是拿柳永的遭遇來比擬鄭國江,只是借這七個字,形容鄭國江的創作態度。
 
  鄭國江在詞壇裡是好好先生,也是一流的「詞匠」,除了誨淫誨盜、鼓吹僥倖成功的題材,其他歌詞他可以說是來者不拒,從每年港姐選舉助興歌舞的歌詞到兒童歌曲、宗教歌曲、宣傳歌曲、教烹飪歌曲、仿繹民歌……納納集集,他全都勝任。連當年人人都討厭的莫斯科世運會,他都毫不理會,依然為林子祥填了一首《世運在莫斯科》(已退休的他,來年又不知會否填《世運在中國》?)。

 

  筆者在猜想,鄭國江替張武孝填的一首《萬能老倌》,多少有點他自己的寫照:

 

                我恨做名歌星,想食開口飯,

                得閑入洗手間,唱吓中慢板,

                出名浴室歌王,唔係牙斬斬,

                會唱又會彈,結他又會玩……

                唔做新潮歌手,轉行做唱家班,

                學完唱二黃,又學人數白欖,

                我一曲入歌壇,咪話我唔夠膽……

 

  他在代大AL自嘲之餘,是否也在暗裡自嘲一番呢?

 

  鄭國江沒有黃霑那麼多銜頭,但他在沉實中再加上一點因緣際遇,終也在詞壇上闖出名堂來。

 

  從幾個不同的訪問中,可知他對待填詞的態度,是經歷過一些轉變的,只是這些轉變輻度不是大至一百八十度罷了。

 

  鄭國江向記者表示,小學時候,他已經喜愛把當時流行的英文歌和國語歌填上些粵語歌詞,以作自娛,因為那時流行英文歌,但他卻唱不來,只好自己填上粵語歌詞來唱。

 

  到了中學,他把當時的名曲如《紅豆詞》、《明月千里寄相思》等都填上新詞。

 

                今番國難,他朝再患,

                愧我無力再挽狂瀾,空負黎民企盼。

                哀百姓千萬萬,同受苦遍山屍橫。……

 

  這是寫岳飛的心聲。

 

  七十年代初期,鄭國江已是位小學老師,同時也是浸會傳理系學生和電視台的幕後人。

 

  那時,他在電視台幹幕後工作,寫劇本,搜集資料以至製道具及他所說的:「所有沒人幹的我都去做。」在一次綜合節目籌備會上,編導說要加上些歌唱環節,會上的鄭國江挺身而出:「我來!」他第一首「出街」的作品便是將國語歌《山南山北走一回》改寫成粵語的《山前小唱》,在麗的電視的《香江花月夜》中由李道洪和梁小玲合唱。

 

 

 
 
 
 
 
 
 
 
 
 
 
 
 
 
 
 
 
  
上一篇:「許冠傑的神話」補遺:許冠傑的填詞水平(1)
下一篇:何日喜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