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後,鄭國江又在無線兼職,在下午節目《歡樂家庭》中教觀眾做小手工,替《歡樂今宵》寫趣劇,也策劃兒童節目。後來在《歡樂今宵》寫了個有濃厚粵劇味道的歌劇,主演者有李香琴、譚炳文、王愛明等,口碑甚佳,於是好一段時間鄭國江也朝這路線寫歌劇。
李香琴當時是麗風唱片的基本合約歌星,她覺得鄭國江有不俗的表現,推薦給麗風的老闆。他遂為劉鳳屏的新碟填詞,包括《春雨》、《一串淚珠》兩首歌(按:這張唱片的出版年份不會遲於1974年)。這是他的詞正式灌成唱片出版,但這次出現的名字卻是「鄭一川」而非他的原名鄭國江。因為他覺得填詞只是副業,不好和其他事情混在一起。
當時鄭國江也感到,粵語歌仍屬「廟街地盤貨式」,難登大雅,地位很低,況且那時是蘇翁、羅寶生等的天下,他只是新丁一名,沒多大作為。這時的鄭國江,心境是患得患失的,而且他也實在不習慣那些文縐縐的、剪紅刻翠式的文藝愛情歌詞,但不寫就連機會也沒有。
手頭剛好有鄭國江兩首處女下碟的歌詞,這裡選了一首《春雨》。
滴滴雨打小春花,驚醒春鶯說怕怕,
點點春雨落柳蔭下,小小花傘護兩家,
輕輕取雨滴向他灑,他竟高聲呼叫像喇叭,
被嚇一跳打小冤家,冤家聲聲說怕怕,
聲聲請庇護傘下,輕輕一吻談情話,
嬌羞好像雨中花,心愛他想他我又怕他,
霧雨中看他真瀟灑,含情投懷欲吻他。
《春雨》 曲:古月 詞:鄭一川
除了鄭一川這個筆名,鄭國江還用過不少筆名填詞,據筆者所知便有江雨和江上風兩個,其中江羽這個筆名更沿用至今,但僅用於娛樂唱片公司的出品。那時,也曾懷疑過「公羽」也是鄭國江的筆名,因為「公羽」和「江羽」只是一音之轉。
七十年代中期以後,粵語歌聲勢日盛,填詞人地位也開始受重視,這時的鄭國江,開始以真名示人。
看得出這時期的鄭國江,除了詞匠,也開始用心經營一些作品,正如他自己所說:「經驗多了,面對歌曲的內容也有了更大的信心,可以主動提議唱片公司出一些甚麼類型的歌詞,很多以前未敢用的句語,很艱深的都私自用上,我要求唱片公司作此改革,是我更了解自己的工作,這樣對歌詞的撰寫有更多的發揮,取材也可更廣泛。」只是,到了近年,他的匠氣又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