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裡的七頭豬

2198阅读 0评论2007-08-05 黃志華
分类:

 
  國寶《清明上河圖》因適逢香港回歸十年,得以送來香港展覽。但人潮洶湧,每人限看幾分鐘,筆者觀看的意欲早已無蹤。
 
  但湊興談這畫的人倒不少,從中是學到很多東西了!
 
  昨天《信報》便有位「張圖」撰文談《清明上河圖》,觀點也頗罕見──認為畫家畫這幅畫,「真正意思乃痛北宋將末日,背底景象讓中華後代子孫思索織造」。
 
  人說「詩無達詁」,看來「畫」也是「無達詁」的,但既然有人有此一「詁」,卻也是值得注視的。

 

  那作者謂,畫上有一座城樓,實則是「鼓樓」,這「鼓樓」可以讓宋人想起一件「大新聞」──太學生陳東曾激於義憤,領頭上書痛陳在朝投降派的罪狀,在民眾支持下,更一陣喧呼衝上鼓樓,把「登聞鼓」(設在城外,有大事可擊鼓示警,通知朝會)打了個大洞……

 

  又謂,畫中有七頭豬(一般人只會看到五頭,但《筆記〈清明上河圖〉》一書的作者趙廣超先生則在書中標明共有七頭,前六而後一),前頭六頭豬是畫家暗點「宣和六賊」──蔡京、梁師成、李彥、王黼、童貫,帶領跟屁股的豬在走末路……

 

  這樣的假設,也真是太任意而大膽。但筆者姑且也轉述一下,會有人這樣揣度畫家的作意。只緣我相信,張擇端這位畫家,應該不是喜歡歌功頌德之流。

 

 

 

 

 

 

 
 
 
 
 
 
 
 
 
 
 
 
 
 
 
 
 
 
  
上一篇:鄭國江長篇(5)
下一篇:鄭國江長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