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一驚心 ── 月餅隨想

2976阅读 7评论2007-09-20 黃志華
分类:

 
 
  讀陳雲先先報上大文,謂:
 
  ……童年的餅乾,都是小餅自食,惟有月餅是分食的,北方人叫月餅做團圓餅。節日一人一塊,分享團圓。近年市面的月餅……有的內藏雪糕,嚼之冰冷淒涼,更有細如餅乾的一口月餅,有如一人火鍋,破壞節日分食的風俗。試問西人,又豈會在冰封的聖誕節推出「一人蛋糕」與雪糕餡餅?可見文化風俗有其本心,商家、藝人應知節制,不可假市場學、設計學之名,胡作非為,破壞風俗。
 
  西風東漸,香港只知崇洋媚外,……一近時節,報章電視都有營養學家走出來,重彈老調,對住時節食物,指指點點,卻只知批評年糕、糭子與月餅之肥膩多糖,不批評聖誕的火雞餐大餡與大肉腸、復活節與情人節之巧克力……
 
  真是愧為中國人,活了近半世紀,才知月餅之意在分享團圓!是的,想想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人傾向多產,一對夫婦有子女六、七是平常事,若三代同堂,一家便有十口,十個人分吃一兩個月餅,每人最多才得五分二個,總不必擔心甚麼高脂、膽固醇之類。

 

  無奈在吾家,尤其是近幾年,月餅於我是一種心理負擔。黃家姊姊,健康為由,分了也未必肯吃,黃家妹妹,吃月餅的意欲也隨年歲的增加而越見減少。於是一盒應節的雙黃蓮蓉月餅,只有我和母親吃,幸而還可以把一個送給女傭,但兩個人分吃三個月餅,雖然可以放長時間來吃,但吃這麼多月餅,總是一口一驚心,怕健康受損。但不吃又殊感浪費。

 

  因而每見月餅,隨之而想起先父和亡兒,要是他二人還在,四個人分吃三個月餅,心理負擔就少很多啦。或者,時代已變,至少港人都傾向小家庭,月餅毋寧是太大個了吧!它該不該變小一點呢?還是應該堅持傳統般大,堅─持─傳─統……

 

  我由是也想到,有些食物的確要多人分吃才有意思的。好像那些舶來貨「藍罐曲奇」,以前在報館工作時,每當春節收到這種禮物,就會一整罐拿回報館,任同事分而吃之,其樂無窮。要是留在家中,只由一兩個人吃,即使放長時間來吃,也總覺是很不健康的!

 

 

 

 

 
 
 
 
 
 
 
 
 
 
 
 
 
 
 
上一篇:林振強長篇(8)
下一篇:林振強長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