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去看了一陣子舊報紙,那是1936年和1937年的《工商日報》,其實首要目標是《廣州三日屠城記》的電影廣告,想看看在這些電影廣告裡可會有提到影片裡的歌曲。
結果是,《廣州三日屠城記》的電影廣告並沒有提及影片裡的歌曲,但卻有提到「敬請本片八大主角登台演唱奏技助慶」,隨片登台的是七點二十分和九點半兩場,並聲明「並不加價」,此外,廣告上也有「全部粵語歌唱歷史巨片」的字句。至於八大主角者,應是廣告裡所列的:「陳倩如、曾婉清、胡達觀、許忠俠、胡陶松、陳劍非、劉桂康、鄭君綿」。
實在也還不知道在早期的香港電影業裡,隨片登台的情況是偶一為之還是家常便飯,印象中應是並不常見的,記憶中這陣子看過有限的早期電影廣告裡,只見過五七年的《彩鳳引金龍》,主角邵鐵鴻隨片登台,彈琵琶吹洞簫,施展渾身解數!
此外,讓我感到有些憂傷的是,這《廣州三日屠城記》的首輪映期只映了四天,看來天天都有主角隨片登台,並沒能讓它的映期延長一點。如此短的映期,跟這片子裡的插曲的純音樂版《春風得意》的廣泛流傳,是如此的不相稱。其實,拍一部片,好歹動用不少人力物力,卻只映四天,真是浪費,縱然它還可能在以後的日子重映,或在公餘場裡輪迴,仍是唏噓。
不過,我發覺那時的港產片的首輪映期一般都很短,像《紅豆曲》、《蝴蝶夫人》這兩部四十年代的電影,在首輪映期中都只是剛映了一個星期便落畫了,甚至現在連菲林都可能湮沒了,反而內裡的歌曲如《紅豆曲》、《三疊愁》、《載歌載舞》卻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