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桃花塢木刻年畫》想到中國絃樂重奏人才(轉載)

1946阅读 7评论2009-05-28 黃志華
分类:

 
  在一堆舊盒帶裡見到一盒「俞麗娜等絃樂重奏曲」錄音帶,1981年出版的。記得當年是為了見到盒帶裡收錄了一部鋼琴(絃樂)五重奏《桃花塢木刻年畫》的全新作品,很有興趣的買了回家欣賞。說來,像四重奏、五重奏這種提琴演出模式,國人好像已越來越陌生了,至少,誰能說得出新世紀中國有甚麼有名的新一代的提琴重奏隊伍?
 
  話題且先拉回到鋼琴(絃樂)五重奏《桃花塢木刻年畫》(盒帶裡的文案漏掉「絃樂」二字,似乎反映了製作者對西洋古典音樂外行,而盒帶裡另一樂曲《情深誼長》竟誤植成《彝族舞曲》)。不知是自己聆聽的次數不夠多,還是這盒帶不聽委實已有很多年,鋼琴(絃樂)五重奏《桃花塢木刻年畫》的音樂是何樣子,是全沒印象了。筆者嘗試在網上搜尋一下,所得的訊息絕對不多,但倒也知道原來這部作品是曾出版過總譜的,而在某些音樂學院,此曲看來是必修作品。
 
  盒帶太舊,而且擱置了這麼長的歲月,那質量是讓人擔心的。果然,放進錄音機播出來的聲音,完全是不正常的,筆者還要立刻以火酒清洗錄音機的磁頭和轉軸,才能正常地播別的盒帶!

 

  重溫竟是不可能了,只能夠望著作品的四個樂章的標題:《將軍鎮妖圖》、《牧童春雨圖》、《雙燕比翼圖》、《天宮賜福圖》來遐想一番:音樂家總愛在其他藝術領域裡找靈感,而從傳統的民間美術作品裡找音樂創作素材,好處相信是會讓作品多帶一點民族風味。

 

  不過,更大的遐想是俞麗娜等絃樂重奏好手盛年時代的那些好作品好演奏,像本帖文所說的鋼琴(絃樂)五重奏《桃花塢木刻年畫》,又或是更早期的絃樂四重奏《烈士日記》,何時才會重新印製成CD或甚麼的?再說,如文首所提及的,來到新世紀,偌大一個中國,似乎再見不到有新一代的提琴重奏人才冒現,這才最叫人傷感!

 

  不知筆者想得對不對,當年丁芷諾、俞麗娜、沈茜蒂、林應榮等組成絃樂重奏的隊伍的時候,是文革前的大躍進時期,這時期的風尚是全國一條心又或是全國一盤棋,因此重奏隊伍也比較容易一條心。但到了改革開放時期,風尚開始轉變,要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而且也比較鼓勵個體戶式的個人奮鬥,反映到音樂界上,就變了獨奏人才易求,重奏人才難得。

 

 

 

 
 
按:唱片封面擷取自網誌。
 
 
 
 
 
 
 
 
 
 
 
上一篇:形如1^2+37^2+1^2=1371的再現數式
下一篇:小提琴協奏曲《鹿回頭傳奇》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