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第一時間拜讀過,說得不錯。文中指周凡夫對「偉大」的定義過窄,可謂一針見血,正中要害。鄭氏對標題音樂的論述,很有見地,值得深思。
-
賜教絕對不敢當。最近寫了一篇網誌 (網址: http://hk.myblog.yahoo.com/MusicParadise-PatrickWong/article?mid=156 ), 關於《梁祝》是否「偉大」的作品說了一些想法, 有空請到我的「博客」瀏覽, 並請多多指教。
-
謝謝Patrick!期待以後也能多賜教。
-
一星期前與 Seefried 吃午飯, 他提到了你這一篇網誌, 回家後便立即到這看了這篇網誌, 雖然我不算是「中國樂迷」, 但也「頗覺逆耳」。找回鄭延益先生的兩篇文章傳給 Seefried , 亦托他將文章轉傳給你。
鄭延益先生是小提琴教師, 在他的樂評集「春風風人」編者的話 (編者: 劉大可)內便有他的簡介:
“鄭延益1923年5月2日出生於浙江慈溪 … 鄭先生6歲學習小提琴時就以一個天才少年的身份出現 … 11歲就上台演奏門德爾松協奏曲。抗戰爆發後他輾轉經香港、上海、重慶等地,其中在上海停留的兩年中他先入國立音專隨艾德勒(Adler)學習並加入了工部局的管絃樂團,在當時清一色的外籍演奏員中只有他和黃貽鈞、譚抒真三位是中國人。 …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根據國家的倡議成立了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上音的前身)。這時候年輕的鄭延益應譚抒真先生之邀,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於1954年回國任教。當時上音的小提琴專業是以人材的實力雄厚而著稱於世的,它擁有了當時我國最優秀的小提琴教師——譚抒真、竇立勳、陳又新、趙志華和鄭延益,他們為我國的音樂教育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我國絃樂演奏培養了無數的人
-
謝謝 Seefried 兄傳來兩篇鄭延益的雄文!其實他在《明周》寫的那篇,是讀過的,其中說及《梁祝》裡不少小提琴技巧是全球小提琴琴技的新猷,印象最深。據知鄭氏自己亦精於小提琴,所以論到中國小提琴,總是很有見地,很能服人。另一篇他對標題音樂的討論,讓小弟深深獲益,知道在這方面的評說還能有大大深入的餘地。
此外,關於鄭氏提及的樣板戲《紅燈記》,小弟今天亦貼了一點有關鋼琴伴唱《紅燈記》的文字,請多多指教。
-
志華大哥, 請收郵件! : )
Seefried2046
-
<在西方音樂的強勢壓力下,趙元任卻找到中文入樂的獨特法門;在音樂理論尚如此貧瘠的當時,若非趙氏天縱之聖,可還真不可能構想出來。具體作法在「新詩歌集」的長序中寫得極為精闢;「吟跟唱」、「詩跟歌」兩段中,趙氏解釋他以中國語言音韻特點構想曲調旋律的理論,以及在樂曲中融入民族風格的創見。「國樂與西樂」一段,則明指中國人必須先把世界音樂「學到一個及格程度」,再尋求「有個性的發揮」。> -台灣杨衡忠
-
所謂文化上自我「邊緣化」者,就是文化上崇洋不崇中吧!
-
其實更令學生覺得惋惜的是,建國初期作曲家寫出一首成名作之後,似乎後來的作品卻更少有過越之作。《梁祝》也好,《嘎達梅林》也好,《黃河協奏曲》也好,都是音樂家青年成名的作品,成名之後的傑作卻鮮有再聞了。也許,這不能說是作家本身的因素,可以看看,國家時代的巨變,讓我們失去了多少。
有時候,對於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也常常可以用一句俗話來概括「瘦田冇人耕,耕開有人爭」。傳統文化是肥還是瘦或許難以定論,現在缺的的確是將田「耕開」的人才。也許有時候,太急功近利了,而導致在文化上自我「邊緣化」了。希望不要讓日本人、朝鮮人拿中國的傳統一個個「申遺」了,國人才恍然大悟。
-
已第一時間拜讀過,說得不錯。文中指周凡夫對「偉大」的定義過窄,可謂一針見血,正中要害。鄭氏對標題音樂的論述,很有見地,值得深思。
-
賜教絕對不敢當。最近寫了一篇網誌 (網址: http://hk.myblog.yahoo.com/MusicParadise-PatrickWong/article?mid=156 ), 關於《梁祝》是否「偉大」的作品說了一些想法, 有空請到我的「博客」瀏覽, 並請多多指教。
-
謝謝Patrick!期待以後也能多賜教。
-
一星期前與 Seefried 吃午飯, 他提到了你這一篇網誌, 回家後便立即到這看了這篇網誌, 雖然我不算是「中國樂迷」, 但也「頗覺逆耳」。找回鄭延益先生的兩篇文章傳給 Seefried , 亦托他將文章轉傳給你。
鄭延益先生是小提琴教師, 在他的樂評集「春風風人」編者的話 (編者: 劉大可)內便有他的簡介:
“鄭延益1923年5月2日出生於浙江慈溪 … 鄭先生6歲學習小提琴時就以一個天才少年的身份出現 … 11歲就上台演奏門德爾松協奏曲。抗戰爆發後他輾轉經香港、上海、重慶等地,其中在上海停留的兩年中他先入國立音專隨艾德勒(Adler)學習並加入了工部局的管絃樂團,在當時清一色的外籍演奏員中只有他和黃貽鈞、譚抒真三位是中國人。 …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根據國家的倡議成立了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上音的前身)。這時候年輕的鄭延益應譚抒真先生之邀,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於1954年回國任教。當時上音的小提琴專業是以人材的實力雄厚而著稱於世的,它擁有了當時我國最優秀的小提琴教師——譚抒真、竇立勳、陳又新、趙志華和鄭延益,他們為我國的音樂教育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我國絃樂演奏培養了無數的人
-
謝謝 Seefried 兄傳來兩篇鄭延益的雄文!其實他在《明周》寫的那篇,是讀過的,其中說及《梁祝》裡不少小提琴技巧是全球小提琴琴技的新猷,印象最深。據知鄭氏自己亦精於小提琴,所以論到中國小提琴,總是很有見地,很能服人。另一篇他對標題音樂的討論,讓小弟深深獲益,知道在這方面的評說還能有大大深入的餘地。
此外,關於鄭氏提及的樣板戲《紅燈記》,小弟今天亦貼了一點有關鋼琴伴唱《紅燈記》的文字,請多多指教。
-
志華大哥, 請收郵件! : )
Seefried2046
-
<在西方音樂的強勢壓力下,趙元任卻找到中文入樂的獨特法門;在音樂理論尚如此貧瘠的當時,若非趙氏天縱之聖,可還真不可能構想出來。具體作法在「新詩歌集」的長序中寫得極為精闢;「吟跟唱」、「詩跟歌」兩段中,趙氏解釋他以中國語言音韻特點構想曲調旋律的理論,以及在樂曲中融入民族風格的創見。「國樂與西樂」一段,則明指中國人必須先把世界音樂「學到一個及格程度」,再尋求「有個性的發揮」。> -台灣杨衡忠
-
所謂文化上自我「邊緣化」者,就是文化上崇洋不崇中吧!
-
其實更令學生覺得惋惜的是,建國初期作曲家寫出一首成名作之後,似乎後來的作品卻更少有過越之作。《梁祝》也好,《嘎達梅林》也好,《黃河協奏曲》也好,都是音樂家青年成名的作品,成名之後的傑作卻鮮有再聞了。也許,這不能說是作家本身的因素,可以看看,國家時代的巨變,讓我們失去了多少。
有時候,對於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也常常可以用一句俗話來概括「瘦田冇人耕,耕開有人爭」。傳統文化是肥還是瘦或許難以定論,現在缺的的確是將田「耕開」的人才。也許有時候,太急功近利了,而導致在文化上自我「邊緣化」了。希望不要讓日本人、朝鮮人拿中國的傳統一個個「申遺」了,國人才恍然大悟。
-
已第一時間拜讀過,說得不錯。文中指周凡夫對「偉大」的定義過窄,可謂一針見血,正中要害。鄭氏對標題音樂的論述,很有見地,值得深思。
-
賜教絕對不敢當。最近寫了一篇網誌 (網址: http://hk.myblog.yahoo.com/MusicParadise-PatrickWong/article?mid=156 ), 關於《梁祝》是否「偉大」的作品說了一些想法, 有空請到我的「博客」瀏覽, 並請多多指教。
-
謝謝Patrick!期待以後也能多賜教。
-
一星期前與 Seefried 吃午飯, 他提到了你這一篇網誌, 回家後便立即到這看了這篇網誌, 雖然我不算是「中國樂迷」, 但也「頗覺逆耳」。找回鄭延益先生的兩篇文章傳給 Seefried , 亦托他將文章轉傳給你。
鄭延益先生是小提琴教師, 在他的樂評集「春風風人」編者的話 (編者: 劉大可)內便有他的簡介:
“鄭延益1923年5月2日出生於浙江慈溪 … 鄭先生6歲學習小提琴時就以一個天才少年的身份出現 … 11歲就上台演奏門德爾松協奏曲。抗戰爆發後他輾轉經香港、上海、重慶等地,其中在上海停留的兩年中他先入國立音專隨艾德勒(Adler)學習並加入了工部局的管絃樂團,在當時清一色的外籍演奏員中只有他和黃貽鈞、譚抒真三位是中國人。 …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根據國家的倡議成立了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上音的前身)。這時候年輕的鄭延益應譚抒真先生之邀,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於1954年回國任教。當時上音的小提琴專業是以人材的實力雄厚而著稱於世的,它擁有了當時我國最優秀的小提琴教師——譚抒真、竇立勳、陳又新、趙志華和鄭延益,他們為我國的音樂教育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我國絃樂演奏培養了無數的人
-
謝謝 Seefried 兄傳來兩篇鄭延益的雄文!其實他在《明周》寫的那篇,是讀過的,其中說及《梁祝》裡不少小提琴技巧是全球小提琴琴技的新猷,印象最深。據知鄭氏自己亦精於小提琴,所以論到中國小提琴,總是很有見地,很能服人。另一篇他對標題音樂的討論,讓小弟深深獲益,知道在這方面的評說還能有大大深入的餘地。
此外,關於鄭氏提及的樣板戲《紅燈記》,小弟今天亦貼了一點有關鋼琴伴唱《紅燈記》的文字,請多多指教。
-
志華大哥, 請收郵件! : )
Seefried2046
-
<在西方音樂的強勢壓力下,趙元任卻找到中文入樂的獨特法門;在音樂理論尚如此貧瘠的當時,若非趙氏天縱之聖,可還真不可能構想出來。具體作法在「新詩歌集」的長序中寫得極為精闢;「吟跟唱」、「詩跟歌」兩段中,趙氏解釋他以中國語言音韻特點構想曲調旋律的理論,以及在樂曲中融入民族風格的創見。「國樂與西樂」一段,則明指中國人必須先把世界音樂「學到一個及格程度」,再尋求「有個性的發揮」。> -台灣杨衡忠
-
所謂文化上自我「邊緣化」者,就是文化上崇洋不崇中吧!
-
其實更令學生覺得惋惜的是,建國初期作曲家寫出一首成名作之後,似乎後來的作品卻更少有過越之作。《梁祝》也好,《嘎達梅林》也好,《黃河協奏曲》也好,都是音樂家青年成名的作品,成名之後的傑作卻鮮有再聞了。也許,這不能說是作家本身的因素,可以看看,國家時代的巨變,讓我們失去了多少。
有時候,對於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也常常可以用一句俗話來概括「瘦田冇人耕,耕開有人爭」。傳統文化是肥還是瘦或許難以定論,現在缺的的確是將田「耕開」的人才。也許有時候,太急功近利了,而導致在文化上自我「邊緣化」了。希望不要讓日本人、朝鮮人拿中國的傳統一個個「申遺」了,國人才恍然大悟。
-
已第一時間拜讀過,說得不錯。文中指周凡夫對「偉大」的定義過窄,可謂一針見血,正中要害。鄭氏對標題音樂的論述,很有見地,值得深思。
-
賜教絕對不敢當。最近寫了一篇網誌 (網址: http://hk.myblog.yahoo.com/MusicParadise-PatrickWong/article?mid=156 ), 關於《梁祝》是否「偉大」的作品說了一些想法, 有空請到我的「博客」瀏覽, 並請多多指教。
-
已第一時間拜讀過,說得不錯。文中指周凡夫對「偉大」的定義過窄,可謂一針見血,正中要害。鄭氏對標題音樂的論述,很有見地,值得深思。
-
賜教絕對不敢當。最近寫了一篇網誌 (網址: http://hk.myblog.yahoo.com/MusicParadise-PatrickWong/article?mid=156 ), 關於《梁祝》是否「偉大」的作品說了一些想法, 有空請到我的「博客」瀏覽, 並請多多指教。
-
謝謝Patrick!期待以後也能多賜教。
-
一星期前與 Seefried 吃午飯, 他提到了你這一篇網誌, 回家後便立即到這看了這篇網誌, 雖然我不算是「中國樂迷」, 但也「頗覺逆耳」。找回鄭延益先生的兩篇文章傳給 Seefried , 亦托他將文章轉傳給你。
鄭延益先生是小提琴教師, 在他的樂評集「春風風人」編者的話 (編者: 劉大可)內便有他的簡介:
“鄭延益1923年5月2日出生於浙江慈溪 … 鄭先生6歲學習小提琴時就以一個天才少年的身份出現 … 11歲就上台演奏門德爾松協奏曲。抗戰爆發後他輾轉經香港、上海、重慶等地,其中在上海停留的兩年中他先入國立音專隨艾德勒(Adler)學習並加入了工部局的管絃樂團,在當時清一色的外籍演奏員中只有他和黃貽鈞、譚抒真三位是中國人。 …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根據國家的倡議成立了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上音的前身)。這時候年輕的鄭延益應譚抒真先生之邀,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於1954年回國任教。當時上音的小提琴專業是以人材的實力雄厚而著稱於世的,它擁有了當時我國最優秀的小提琴教師——譚抒真、竇立勳、陳又新、趙志華和鄭延益,他們為我國的音樂教育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我國絃樂演奏培養了無數的人
-
謝謝 Seefried 兄傳來兩篇鄭延益的雄文!其實他在《明周》寫的那篇,是讀過的,其中說及《梁祝》裡不少小提琴技巧是全球小提琴琴技的新猷,印象最深。據知鄭氏自己亦精於小提琴,所以論到中國小提琴,總是很有見地,很能服人。另一篇他對標題音樂的討論,讓小弟深深獲益,知道在這方面的評說還能有大大深入的餘地。
此外,關於鄭氏提及的樣板戲《紅燈記》,小弟今天亦貼了一點有關鋼琴伴唱《紅燈記》的文字,請多多指教。
-
志華大哥, 請收郵件! : )
Seefried2046
-
<在西方音樂的強勢壓力下,趙元任卻找到中文入樂的獨特法門;在音樂理論尚如此貧瘠的當時,若非趙氏天縱之聖,可還真不可能構想出來。具體作法在「新詩歌集」的長序中寫得極為精闢;「吟跟唱」、「詩跟歌」兩段中,趙氏解釋他以中國語言音韻特點構想曲調旋律的理論,以及在樂曲中融入民族風格的創見。「國樂與西樂」一段,則明指中國人必須先把世界音樂「學到一個及格程度」,再尋求「有個性的發揮」。> -台灣杨衡忠
-
所謂文化上自我「邊緣化」者,就是文化上崇洋不崇中吧!
-
其實更令學生覺得惋惜的是,建國初期作曲家寫出一首成名作之後,似乎後來的作品卻更少有過越之作。《梁祝》也好,《嘎達梅林》也好,《黃河協奏曲》也好,都是音樂家青年成名的作品,成名之後的傑作卻鮮有再聞了。也許,這不能說是作家本身的因素,可以看看,國家時代的巨變,讓我們失去了多少。
有時候,對於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也常常可以用一句俗話來概括「瘦田冇人耕,耕開有人爭」。傳統文化是肥還是瘦或許難以定論,現在缺的的確是將田「耕開」的人才。也許有時候,太急功近利了,而導致在文化上自我「邊緣化」了。希望不要讓日本人、朝鮮人拿中國的傳統一個個「申遺」了,國人才恍然大悟。
-
謝謝Patrick!期待以後也能多賜教。
-
一星期前與 Seefried 吃午飯, 他提到了你這一篇網誌, 回家後便立即到這看了這篇網誌, 雖然我不算是「中國樂迷」, 但也「頗覺逆耳」。找回鄭延益先生的兩篇文章傳給 Seefried , 亦托他將文章轉傳給你。
鄭延益先生是小提琴教師, 在他的樂評集「春風風人」編者的話 (編者: 劉大可)內便有他的簡介:
“鄭延益1923年5月2日出生於浙江慈溪 … 鄭先生6歲學習小提琴時就以一個天才少年的身份出現 … 11歲就上台演奏門德爾松協奏曲。抗戰爆發後他輾轉經香港、上海、重慶等地,其中在上海停留的兩年中他先入國立音專隨艾德勒(Adler)學習並加入了工部局的管絃樂團,在當時清一色的外籍演奏員中只有他和黃貽鈞、譚抒真三位是中國人。 …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根據國家的倡議成立了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上音的前身)。這時候年輕的鄭延益應譚抒真先生之邀,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於1954年回國任教。當時上音的小提琴專業是以人材的實力雄厚而著稱於世的,它擁有了當時我國最優秀的小提琴教師——譚抒真、竇立勳、陳又新、趙志華和鄭延益,他們為我國的音樂教育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我國絃樂演奏培養了無數的人
-
謝謝 Seefried 兄傳來兩篇鄭延益的雄文!其實他在《明周》寫的那篇,是讀過的,其中說及《梁祝》裡不少小提琴技巧是全球小提琴琴技的新猷,印象最深。據知鄭氏自己亦精於小提琴,所以論到中國小提琴,總是很有見地,很能服人。另一篇他對標題音樂的討論,讓小弟深深獲益,知道在這方面的評說還能有大大深入的餘地。
此外,關於鄭氏提及的樣板戲《紅燈記》,小弟今天亦貼了一點有關鋼琴伴唱《紅燈記》的文字,請多多指教。
-
志華大哥, 請收郵件! : )
Seefried2046
-
<在西方音樂的強勢壓力下,趙元任卻找到中文入樂的獨特法門;在音樂理論尚如此貧瘠的當時,若非趙氏天縱之聖,可還真不可能構想出來。具體作法在「新詩歌集」的長序中寫得極為精闢;「吟跟唱」、「詩跟歌」兩段中,趙氏解釋他以中國語言音韻特點構想曲調旋律的理論,以及在樂曲中融入民族風格的創見。「國樂與西樂」一段,則明指中國人必須先把世界音樂「學到一個及格程度」,再尋求「有個性的發揮」。> -台灣杨衡忠
-
所謂文化上自我「邊緣化」者,就是文化上崇洋不崇中吧!
-
其實更令學生覺得惋惜的是,建國初期作曲家寫出一首成名作之後,似乎後來的作品卻更少有過越之作。《梁祝》也好,《嘎達梅林》也好,《黃河協奏曲》也好,都是音樂家青年成名的作品,成名之後的傑作卻鮮有再聞了。也許,這不能說是作家本身的因素,可以看看,國家時代的巨變,讓我們失去了多少。
有時候,對於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也常常可以用一句俗話來概括「瘦田冇人耕,耕開有人爭」。傳統文化是肥還是瘦或許難以定論,現在缺的的確是將田「耕開」的人才。也許有時候,太急功近利了,而導致在文化上自我「邊緣化」了。希望不要讓日本人、朝鮮人拿中國的傳統一個個「申遺」了,國人才恍然大悟。
-
已第一時間拜讀過,說得不錯。文中指周凡夫對「偉大」的定義過窄,可謂一針見血,正中要害。鄭氏對標題音樂的論述,很有見地,值得深思。
-
賜教絕對不敢當。最近寫了一篇網誌 (網址: http://hk.myblog.yahoo.com/MusicParadise-PatrickWong/article?mid=156 ), 關於《梁祝》是否「偉大」的作品說了一些想法, 有空請到我的「博客」瀏覽, 並請多多指教。
-
謝謝Patrick!期待以後也能多賜教。
-
一星期前與 Seefried 吃午飯, 他提到了你這一篇網誌, 回家後便立即到這看了這篇網誌, 雖然我不算是「中國樂迷」, 但也「頗覺逆耳」。找回鄭延益先生的兩篇文章傳給 Seefried , 亦托他將文章轉傳給你。
鄭延益先生是小提琴教師, 在他的樂評集「春風風人」編者的話 (編者: 劉大可)內便有他的簡介:
“鄭延益1923年5月2日出生於浙江慈溪 … 鄭先生6歲學習小提琴時就以一個天才少年的身份出現 … 11歲就上台演奏門德爾松協奏曲。抗戰爆發後他輾轉經香港、上海、重慶等地,其中在上海停留的兩年中他先入國立音專隨艾德勒(Adler)學習並加入了工部局的管絃樂團,在當時清一色的外籍演奏員中只有他和黃貽鈞、譚抒真三位是中國人。 …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根據國家的倡議成立了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上音的前身)。這時候年輕的鄭延益應譚抒真先生之邀,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於1954年回國任教。當時上音的小提琴專業是以人材的實力雄厚而著稱於世的,它擁有了當時我國最優秀的小提琴教師——譚抒真、竇立勳、陳又新、趙志華和鄭延益,他們為我國的音樂教育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我國絃樂演奏培養了無數的人
-
謝謝 Seefried 兄傳來兩篇鄭延益的雄文!其實他在《明周》寫的那篇,是讀過的,其中說及《梁祝》裡不少小提琴技巧是全球小提琴琴技的新猷,印象最深。據知鄭氏自己亦精於小提琴,所以論到中國小提琴,總是很有見地,很能服人。另一篇他對標題音樂的討論,讓小弟深深獲益,知道在這方面的評說還能有大大深入的餘地。
此外,關於鄭氏提及的樣板戲《紅燈記》,小弟今天亦貼了一點有關鋼琴伴唱《紅燈記》的文字,請多多指教。
-
志華大哥, 請收郵件! : )
Seefried2046
-
<在西方音樂的強勢壓力下,趙元任卻找到中文入樂的獨特法門;在音樂理論尚如此貧瘠的當時,若非趙氏天縱之聖,可還真不可能構想出來。具體作法在「新詩歌集」的長序中寫得極為精闢;「吟跟唱」、「詩跟歌」兩段中,趙氏解釋他以中國語言音韻特點構想曲調旋律的理論,以及在樂曲中融入民族風格的創見。「國樂與西樂」一段,則明指中國人必須先把世界音樂「學到一個及格程度」,再尋求「有個性的發揮」。> -台灣杨衡忠
-
所謂文化上自我「邊緣化」者,就是文化上崇洋不崇中吧!
-
其實更令學生覺得惋惜的是,建國初期作曲家寫出一首成名作之後,似乎後來的作品卻更少有過越之作。《梁祝》也好,《嘎達梅林》也好,《黃河協奏曲》也好,都是音樂家青年成名的作品,成名之後的傑作卻鮮有再聞了。也許,這不能說是作家本身的因素,可以看看,國家時代的巨變,讓我們失去了多少。
有時候,對於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也常常可以用一句俗話來概括「瘦田冇人耕,耕開有人爭」。傳統文化是肥還是瘦或許難以定論,現在缺的的確是將田「耕開」的人才。也許有時候,太急功近利了,而導致在文化上自我「邊緣化」了。希望不要讓日本人、朝鮮人拿中國的傳統一個個「申遺」了,國人才恍然大悟。
-
已第一時間拜讀過,說得不錯。文中指周凡夫對「偉大」的定義過窄,可謂一針見血,正中要害。鄭氏對標題音樂的論述,很有見地,值得深思。
-
賜教絕對不敢當。最近寫了一篇網誌 (網址: http://hk.myblog.yahoo.com/MusicParadise-PatrickWong/article?mid=156 ), 關於《梁祝》是否「偉大」的作品說了一些想法, 有空請到我的「博客」瀏覽, 並請多多指教。
-
謝謝Patrick!期待以後也能多賜教。
-
一星期前與 Seefried 吃午飯, 他提到了你這一篇網誌, 回家後便立即到這看了這篇網誌, 雖然我不算是「中國樂迷」, 但也「頗覺逆耳」。找回鄭延益先生的兩篇文章傳給 Seefried , 亦托他將文章轉傳給你。
鄭延益先生是小提琴教師, 在他的樂評集「春風風人」編者的話 (編者: 劉大可)內便有他的簡介:
“鄭延益1923年5月2日出生於浙江慈溪 … 鄭先生6歲學習小提琴時就以一個天才少年的身份出現 … 11歲就上台演奏門德爾松協奏曲。抗戰爆發後他輾轉經香港、上海、重慶等地,其中在上海停留的兩年中他先入國立音專隨艾德勒(Adler)學習並加入了工部局的管絃樂團,在當時清一色的外籍演奏員中只有他和黃貽鈞、譚抒真三位是中國人。 … 新中國成立後,上海根據國家的倡議成立了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上音的前身)。這時候年輕的鄭延益應譚抒真先生之邀,懷著一腔愛國熱情於1954年回國任教。當時上音的小提琴專業是以人材的實力雄厚而著稱於世的,它擁有了當時我國最優秀的小提琴教師——譚抒真、竇立勳、陳又新、趙志華和鄭延益,他們為我國的音樂教育工作傾注了大量的心血,為我國絃樂演奏培養了無數的人
-
謝謝 Seefried 兄傳來兩篇鄭延益的雄文!其實他在《明周》寫的那篇,是讀過的,其中說及《梁祝》裡不少小提琴技巧是全球小提琴琴技的新猷,印象最深。據知鄭氏自己亦精於小提琴,所以論到中國小提琴,總是很有見地,很能服人。另一篇他對標題音樂的討論,讓小弟深深獲益,知道在這方面的評說還能有大大深入的餘地。
此外,關於鄭氏提及的樣板戲《紅燈記》,小弟今天亦貼了一點有關鋼琴伴唱《紅燈記》的文字,請多多指教。
-
志華大哥, 請收郵件! : )
Seefried2046
-
<在西方音樂的強勢壓力下,趙元任卻找到中文入樂的獨特法門;在音樂理論尚如此貧瘠的當時,若非趙氏天縱之聖,可還真不可能構想出來。具體作法在「新詩歌集」的長序中寫得極為精闢;「吟跟唱」、「詩跟歌」兩段中,趙氏解釋他以中國語言音韻特點構想曲調旋律的理論,以及在樂曲中融入民族風格的創見。「國樂與西樂」一段,則明指中國人必須先把世界音樂「學到一個及格程度」,再尋求「有個性的發揮」。> -台灣杨衡忠
-
所謂文化上自我「邊緣化」者,就是文化上崇洋不崇中吧!
-
其實更令學生覺得惋惜的是,建國初期作曲家寫出一首成名作之後,似乎後來的作品卻更少有過越之作。《梁祝》也好,《嘎達梅林》也好,《黃河協奏曲》也好,都是音樂家青年成名的作品,成名之後的傑作卻鮮有再聞了。也許,這不能說是作家本身的因素,可以看看,國家時代的巨變,讓我們失去了多少。
有時候,對於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也常常可以用一句俗話來概括「瘦田冇人耕,耕開有人爭」。傳統文化是肥還是瘦或許難以定論,現在缺的的確是將田「耕開」的人才。也許有時候,太急功近利了,而導致在文化上自我「邊緣化」了。希望不要讓日本人、朝鮮人拿中國的傳統一個個「申遺」了,國人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