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第登陸前德軍多項失誤決策

2430阅读 7评论2009-08-01 黃志華
分类:

 
  這是據多年前從《科學畫報》撕下來保存的文章略作整理改寫的東西,旨在跟網友分享這些歷史小知識。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在1944年年中,盟軍開始大反攻,而且已作了近一年的準備,在英國集結強大兵力,要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其時,能供登陸的地點有兩個:
 
  一個是塞納河東岸的一帶,包括布隆涅、加萊、敦刻爾克等地,這裡海峽最狹窄之處只有幾十公里,是一個理想的登陸地點。
 
  一個是塞納河西岸的諾曼第半島,可是這裡海面寬闊,渡海時間長,易被德軍發現。
 
  這個時期,德軍在西線的兵力是五十八個師,要佈防的海岸線長達三千英里,只能把兵力放在他們認為盟軍最有可能登陸的地方。盟軍也受到登陸艦船的限制,只能集中有限的登陸船重點進攻一個地方。故此,盟軍和德軍選擇/判斷何處登陸,實在已成為這次戰事成敗的關鍵。

 

  當時德軍西線最高統帥是倫斯德和隆美爾,二人都估計到盟軍將會渡海作戰,但他們會在何處登陸,二人的判斷都很不同,倫斯德認為會在塞納河東岸一帶,隆美爾認為會在諾曼第。希德拉雖然比較傾向隆美爾的估計,卻不願得罪倫斯德,決定把兵力平分給兩個元帥。這樣一分,諾曼第的防守力量就變得很薄弱,隆美爾手下可供調遣的僅有一個裝甲師。這裡,希特拉已犯了一大決策錯誤。

 

  其實在具體戰術上這兩位德軍元帥也有意見分歧。倫斯德認為宜等盟軍登陸後再發動大反攻,隆美爾則認為應趁盟軍登陸之前立足未穩,予以迎頭痛擊。為此,隆美爾請求給諾曼第增派裝甲師,但遭希特拉拒絕。此外,希特拉過高估計了盟軍在海峽對岸的兵力,認為即使在諾曼第登陸,也只是在東岸作更大規模登陸的前奏。這是德軍在戰前部署上的又一次失誤。

 

  六月初,英吉利海峽天氣惡劣,盟軍原準備在六月五日登陸諾曼第的計劃,不得不改期。後據氣象預測,六月六日,在暴風雨的間隙中,將會有一段時間的好天氣,盟軍統帥艾森豪威爾抓緊時機,在四日晚上的945分下令,改在六月六日執行陸諾曼第的計劃。

 

  德軍方面,氣象台發出的預報是海峽將會連續數天都天氣惡劣。六月五日早晨,隆美爾回柏林,與希特拉面談裝甲部隊的問題。此時,德軍最高統帥部一致認為天氣惡劣,盟軍渡海計劃難行,軍官都開始休假,連空中和海上的偵察行動都取消了。

 

  這裡可以看到,連在天氣預報方面,德軍都輸了給盟軍,這當然是一個影響嚴重的失誤!

 

  還可以一記的是這次戰役前的間諜活動。話說五月廿九日,艾森豪威爾下令打印陸諾曼第計劃的文件,文件打印後的40分鐘,發現原規定印四份的文件卻印了五份,而且多打印的一份已不翼而飛。經調查,乃是混進司令部的德國間諜某女子幹的,她把打印通知單上的「4」字改成「5」字,並偷走多出的一份。當盟軍情報部門緊急追蹤並擊斃這位女間諜時,她與同伙接頭的地方僅餘一小時路程。要是這份絕密的記有具體登陸地點、兵力配備、各部隊調度部署的重要文件落入德軍手中,那麼這場戰役的結果可能大大不同。

 

 

 

 

 

 
 
 
 
 
 
 
 
 
 
 
 
 
 
上一篇:葉德嫻訪問(1981)
下一篇:《冰點》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