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裡的女性物事

3540阅读 0评论2009-09-15 黃志華
分类:

 
 
 
 
  近來看的書裡,有一冊是《女性物事與宋詞》。此書跟年前的《花間十六聲》可謂是同類著作。詞為「艷科」,所以讀宋詞是不可避免地總會碰到許多女性物事。從女性物事切入,以此看宋詞所反映的世界,會看到很多我們不曾為意的事情。《女性物事與宋詞》正因為以這角度切入,有不少獨到的見地。
 
  著者田苗在第一章便指出,在宋代的社會風氣下,大多男性安於養尊處優的生活,而男性在身體素質上自然也會有所下降,他們不可能接受比他們壯碩的女性。所以我們看到宋代社會欣賞的女性形象多是柔弱無骨、楚楚可憐的。當男性在他們所自認為的男性職責(如治國安邦)領域內無法達到所期待的目標,他們就會由對自身能力的懷疑而產生一種恐懼,恐懼自己的權威會被動搖,因此直覺的反應就是牢牢掌控住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控制的部份,控制得越緊,他們心中就越安穩,心理上也會趨於平衡。宋代男性對女性審美要求的變化也是更穩固地掌控女性的心理補償機制的一個反映。(書中頁1617
 
  事實上,纏足在宋代開始盛行起來,也跟這種「弱男」風有關:「當文弱的士大夫們欣賞着比他們更為軟媚的女性,自然會有一種強勢和征服的喜悅。而以吸引他們為目的的女性自然會認同他們的審美標準,不惜忍痛纏足。」(頁88

 

  書中,著者重點談的女性物事有化妝、髮飾、服飾用金、鞋襪、手帕、占卜、女紅及女性書寫等,每事一章。平日讀宋詞,真是不曾如此注視字裡行間所反映的女性生活。

 

  筆者這裡只能舉一反三,談談著者有關女紅的觀察,由此應可反應各章都有不少這種獨到的發見。

 

  田苗謂:「詞中所表現的紡織女性形象與詩歌中大不相同。詩人們多是強調紡織女的貧寒,直接控訴不合理的賦稅征斂制度,而在詞中,詞人們更多強調的是紡織女的情感生活。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單調枯燥的勞作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紡織女子的複雜變化的心理世界,她們的情感並非如織機般機械地運轉,而是有着豐富的活動,這是詞表現紡織是材的一大特徵。伴隨着《九張機》的紡織歷程,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女子從初別淺愁到相思入骨的情路歷程。詞是言情之作,因此在詞的世界中,紡織不是作為一種職業被強調,而是更多的作為一種表現女性情感的方式。在宋詞中,大多數女性都是在織着回文詩,詞人們將紡織的意象藝術化了。」(頁136137

 

 

 

 

 

 
 
 
 
 
 
 
 
 
 
 
 
 
 
 
 
上一篇:在《新時代》雜誌的日子 ── 歌評往事(158)
下一篇:《歌詞》:另一首有先詞後曲成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