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BSD 内存介质的文件系统

1222阅读 0评论2011-11-11 zbhdpx
分类:BSD

 
 

一般来说, 在建立以内存为介质的文件系统时, 应使用 “交换区作为介质 (swap backing)”。 使用交换区作为介质, 并不意味着内存盘将被无条件地换出到交换区,它只是表示将根据需要从可换出的内存池中分配内存。 此外, 也可以使用 创建以内存作为介质的文件系统。 不过在内存不足时, 这种方式可能引致系统崩溃。


mdconfig 创建新的内存盘设备

代码:
  1. # mdconfig -a -t swap -s 5m -u 1
  2. # newfs -U md1 /dev/md1: 5.0MB (10240 sectors) block size 16384, fragment size 2048
  3.              using 4 cylinder groups of 1.27MB, 81 blks, 192 inodes.
  4.              with soft updates
  5.   super-block backups (for fsck -b #) at:
  6.   160, 2752, 5344, 7936
  7. # mount /dev/md1 /mnt
  8. # df /mnt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 Capacity Mounted on /dev/md1 4718 4 4338 0% /mnt



使用 mdmfs 来新建内存介质文件系统

代码:
# mdmfs -s 5m md2 /mnt
# df /mnt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 Capacity Mounted on
/dev/md2 4846 2 4458 0% /mnt

从系统中移除内存盘设备


  当不再使用内存盘设备时, 应将其资源释放回系统。 第一步操作是卸下文件系统,然后使用 把虚拟磁盘从系统中分离, 以释放资源。

  例如, 要分离并释放所有 /dev/md4 使用的资源,应使用命令:

代码:
# mdconfig -d -u 4

 

 转自

上一篇:seq的用法
下一篇:freeebsd,pkg_add,svsup,make改服务器的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