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说明:检查ext2文件系统的正确性。
语 法:e2fsck [-acCdfFnprsStvVy][-b ][-B <区块大小>][-l <文件>]
[-L <文件>][设备名称]
补充说明:e2fsck执行后的传回值及代表意义如下:
0 没有任何错误发生。
1 文件系统发生错误,并且已经修正。
2 文件系统发生错误,并且已经修正。
4 文件系统发生错误,但没有修正。
8 运作时发生错误。
16 使用的语法发生错误。
128 共享的函数库发生错误。
参 数:-a 不询问使用者意见,便自动修复文件系统
-b 指定superblock,而不使用预设的superblock
-B<区块大小> 指定区块的大小,单位为字节
-c 一并执行badblocks,以标示损坏的区块
-C 将检查过程的信息完整记录在file descriptor中,使得整个检查
过程都能完整监控
-d 显示排错信息
-f 即使文件系统没有错误迹象,仍强制地检查正确性
-F 执行前先清除设备的缓冲区
-l<文件> 将文件中指定的区块加到损坏区块列表
-L<文件> 先清除损坏区块列表,再将文件中指定的区块加到损坏区块
列表。因此损坏区块列表的区块跟文件中指定的区块是一样的
-n 以只读模式开启文件系统,并采取非互动方式执行,所有的问题对
话均设置以"no"回答
-p 不询问使用者意见,便自动修复文件系统
-r 此参数只为了兼容性而存在,并无实际作用
-s 如果文件系统的字节顺序不适当,就交换字节顺序,否则不做任何
动作
-S 不管文件系统的字节顺序,一律交换字节顺序
-t 显示时间信息
-v 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V 显示版本信息
-y 采取非互动方式执行,所有的问题均设置以"yes"回答。
例子 :
检查 /dev/hda5 是否正常,如果有异常便自动修复,并且设定若有问答,均回答[是] :
e2fsck -a -y /dev/hda5
注意 :
大部份使用 e2fsck 来检查硬碟 partition 的情况时,通常都是情形特殊,因此最好先将该 partition umount,然后再执行 e2fsck 来做检查,若是要非要检查 / 时,则请进入 singal user mode 再执行
*********************************************************************
命令详解:tune2fs
tune2fs是linux下面重要的文件系统调整工具,其中的几个选项解释如下:
-c:表示文件系统在mount次数达到设定后,需要运行fsck检查文件系统。
-i:文件系统的检查间隔时间。系统在达到时间间隔时,自动检查文件系统。
-l:显示文件系统的很多参数。
-j:转换为ext3文件系统。
例如:
# tune2fs -c 100 /dev/hda1
Setting maximal mount count to 100
调整每2次完整地检查根文件系统的时间间隔为5周:
# tune2fs -i 5w /dev/hda1
Setting interval between check 3024000 seconds
系统保留空间也可用tune2fs调整,如调整根文件系统保留空间为40000个磁盘块:
# tune2fs -r 40000 /dev/hda1
Setting reserved blocks count to 40000
通常如果使用ext3文件系统的话,使用-c 0关掉mount次数达到后的文件系统检查。但是,此时最好使用 -i 启动检查时间 间隔,否则文件系统出问题的时候就很难补救了。
**************************************************************
命令详解:mkinitrd(make initial ramdisk images)
功能说明:建立要载入ramdisk的映像文件。
语 法:mkinitrd [-fv][--omit-scsi-modules][--version][--preload=<模块名称>][--with=<模块名称>][映像文件][Kernel 版本]
补充说明:mkinitrd可建立映像文件,以供Linux开机时载入ramdisk。
参 数:
-f 若指定的映像问家名称与现有文件重复,则覆盖现有的文件。
-v 执行时显示详细的信息。
--omit-scsi-modules 不要载入SCSI模块。
--preload=<模块名称> 指定要载入的模块。
--with=<模块名称> 指定要载入的模块。
--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