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所有论文审定结果报告——特寄中共中央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的报告

930阅读 11评论2010-03-15 ok5522
分类:

哥德巴赫猜想所有论文审定结果

            

             

 

——特寄中共中央国务院温家宝总理的报告

 

根据世界性最高权威的消息,哥德巴赫猜想“1+1”“符合条件的论文”有几百例,审定结果是没完没了。

这种情况表明,世界性最高权威组织审定哥德巴赫猜想论文的能力……不足。因为他们所说的哥德巴赫猜想“1+1” “符合条件的论文” 有几百例,其实就是一例,都是“第三类论文”;而且都是在同一个地方错了,即“第三类论文”都是在“偶数束缚圈”那个地方错了,他们……没有审定出来。

我是一位“志愿审稿人”,是为了补充世界性最高权威组织审定哥德巴赫猜想论文的能力不足,特此发表全世界(哥德巴赫猜想)所有论文分成四类的“审定结果”。让全世界能够看到,哥德巴赫猜想不但已经研究结束,而且已有一位民间“志愿审稿人” 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审定结束!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提出的所有问题,“志愿审稿人”表示:“争取随问随答,其他一窍不通”。

关于解释“偶数束缚圈”的理论,凡是有分析推断能力的各界人士,都能理解和肯定。介绍如下:所谓“偶数束缚圈”,就是在“偶数”分解出来的“质数对”的圈套之下,会使人只能看到“质数对”是“偶数”分解出来的, 看不到“偶数”当中的确没有“质数对”(而且“偶数”当中一个质数都没有)。所以,在“偶数束缚圈” 的圈套之下,就在“偶数”和“质数对”之间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要研究的“质数对” (即“两个奇素之和”),不知不觉地写出了一纸空文。这是“第三类论文”的错误性不知不觉地表现,也是我对“第三类论文”研究者的描述

那么,“偶数”分解出来的“质数对”在哪里?在此告诉大家,“偶数”分解出来的“质数对” ,都在“奇数对”当中。所以,哥德巴赫猜想所要研究的“质数对”(即“两个奇素之和”),正确的思路是研究“奇数对”当中“质数对”的个数(即在“奇数对”和“质数对”之间研究“质数对”的个数)。

为了指出“第三类论文”即所谓解出哥德巴赫猜想“1+1”的论文错了的地方,张俊龙在网上发表了《张俊龙剖解哥德巴赫猜想偶数束缚圈》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依靠奇数对偶数无关等文章(请求“专家组”核对)

为了解决全世界哥德巴赫猜想所有论文(以中文为准,因为都在中文稿之内)各执已见、审定太难等等问题,让哥德巴赫猜想在风平浪尽中结束,我对全世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所有论文,进行了集中分成四类,已经将“前三类论文”各自错了的地方和“第四类论文”的正确性审定出来。介绍如下:

以陈景润的“论文”为代表的“第一类论文”,都是在《“真质数”和“假质数”的区别》那个地方错了。例如:陈景润的“1+2”中的1代表的是1个“真质数”(即数列中的1个质数),“1+2”中的2代表的(两个质数之和)是两个“假质数”(即1个合数,也就是数列中的1个合数。关于“真质数”和“假质数”的区别,可以利用数列证明出来)。为了指出以陈景润的“论文”为代表的“第一类论文”错了的地方,张俊龙在网上早就发表了《“真质数”和“假质数”的区别》和《哥德巴赫猜想-张俊龙解释陈景润误区的代表性》等文章(请求“专家组”核对)

关于罗翼云的“论文”( 第二类论文”),是在《“1”与质数的区别那个地方错了。为了指出罗翼云的“论文”( 第二类论文”)错了的地方,张俊龙在网上早就发表了《“1”与质数的区别》和哥德巴赫猜想-张俊龙解释罗翼云误区 等文章(请求“专家组”核对)

关于“第三类论文”错了的地方,不再重复上述的介绍。

张俊龙的“论文” 第四类论文”)即《哥德巴赫猜想-张俊龙的“0+0”个数量级公式》等,是在“奇数对”和“质数对”之间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所要研究的“质数对”的个数。且张俊龙的“论文”是在“前三类论文”的基础上,独树一帜(且简称为“0+0”),消除了(哥德巴赫猜想)全世界所有论文的争论。

《哥德巴赫猜想-张俊龙的“0+0”个数量级公式》,在1995年写完的那个时候,张俊龙自已认为不足挂齿。为了“核准” 《哥德巴赫猜想-张俊龙的“0+0”个数量级公式》是否正确,在已经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张俊龙跑遍了祖国的重点高校和数学研究机构,登门向专家们求教;特别是经过《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墨宏老师20022007六年的反驳(充电),其正确性被全部地驳了出来,错的地方不存在。又经过反复核准和论证,论证结果表明,《哥德巴赫猜想-张俊龙的“0+0”个数量级公式》,方方面面万无一失,找不到错的可能性。

《哥德巴赫猜想-张俊龙的“0+0”个数量级公式》 第四类论文”),在正确的思路和“二次定理”的限制下,再也不会出现第二个量级公式也能保证推导过程是正确的相互争论,即只有一个结果,这是《哥德巴赫猜想-张俊龙的“0+0”个数量级公式》的正确性在逻辑上的保证,这也是满足数学严密性的要求。

关于张俊龙的“论文” 第四类论文”)即《哥德巴赫猜想-张俊龙的“0+0”个数量级公式》等等请求“专家组”核对。

在已经为“专家组”提供了上述“审定结果”的基础上,因为中国没有一个公开接收和处理本报告内容的“专家组”或者组织,所以,唯一的方法,特写这个报告,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温家宝总理请求,请求通过总理能得到“专家组”将上述“审定结果”核对后向全世界宣布。同时请求《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墨宏老师,在可能情况下将上述“审定结果”的核对意见上报总理或者“专家组”。谢谢!

 

 

(报告人)江苏省滨海县东坎镇中山河村五组:张俊龙邮编:224500

 

 E-mail:

 

 

 

参考资料:即要请求“专家”或“专家组”核对的论文,都在“张俊龙网站” 和(央视,光明,百度,新浪,搜狐)博客里

张俊龙网站网址: 央视博客网址:

http://blog.cctv.com/index.php?uid-725042-action-spacelist-type-blog

光明博客网址:http://blog.gmw.cn/user_index.asp?url=user_post.asp

百度博客网址:%C1%FA%CE%E8%C9%BD%CD%FE/blog

新浪博客网址:http://blog.sina.com.cn/wxaybz

搜狐博客网址:http://blog.sohu.com/manage/entry.do?pg=1

 

上一篇:[转载]张俊龙: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依靠“奇数对”与“偶数”无关
下一篇:哥德巴赫猜想张俊龙的结题结果“3•17”出世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