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数据容灾
客户对什么是容灾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很多人认为容灾系统就是要实现实时切换的备份系统。但建设一整套与生产系统完全一样的容灾系统,无论在成本投资,传输网络,备用系统技术人员储备,全
事实上容灾有很多层次,例如国际标准SHARE 78 定义的容灾系统有七个层次:从最简单的仅在本地进行磁带备份,到将备份的磁带存储在异地,再到建立应用系统实时切换的异地备份系统,恢复时间也可以从几天到小时到分钟、秒或0数据丢失等。从技术上看,衡量容灾系统有两个主要指标:RPO(Recovery Point Object)和RTO(Recovery Time Object)。
其中RPO代表了当灾难发生时允许丢失的数据量;而RTO则代表了系统恢复的时间。本文讨论的数据复制技术是在第6,第7层的应用技术。
二、 应用技术
软件级,包含容灾等级的1-4层
物理级解决方案,包含容灾等级的5-6层
交换机解决方案,包含容灾等级的5-6层
本文重点讨论第二种物理级,即基于智能的数据复制技术,它包含以下内容:
1. 远程镜像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是在主数据中心和备援中心之间的数据备份时用到。镜像是在两个或多个磁盘或磁盘子系统上产生同一个数据的镜像视图的信息,一个叫主镜像系统,另一个叫从镜像系统(见图)。按主从镜像存储系统所处的位置可分为本地镜像和远程镜像。
远程镜像又叫远程复制,是容灾备份的核心技术,同时也是保持远程数据同步和实现的基础。远程镜像按请求镜像的主机是否需要远程镜像站点的确认信息,又可分为同步远程镜像和异步远程镜像。
异步远程镜像(异步复制技术)保证在更新远程存储视图前完成向本地存储系统的基本I/O操作,而由本地存储系统提供给请求镜像主机的I/O操作完成确认信息。远程的数据复制是以后台同步的方式进行的,这使本地系统性能受到的影响很小,传输距离长(可达1000公里以上),对网络带宽要求小。但是,许多远程的从属存储子系统的写没有得到确认,当某种因素造成数据传输失败,可能出现数据一致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大多采用延迟复制的技术,即在确保本地数据完好无损后进行远程数据更新。
2.快照技术
远程镜像技术往往同快照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远程备份,即通过镜像把数据备份到远程存储系统中,再用快照技术把远程存储系统中的信息备份到远程的磁带库、光盘库中。
快照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指针型,是通过软件对要备份的磁盘子系统的数据快速扫描,建立一个要备份数据的快照逻辑单元号LUN和快照cache,在快速扫描时,把备份过程中即将要修改的数据块同时快速拷贝到快照cache中。快照LUN是一组指针,它指向快照cache和磁盘子系统中不变的数据块(在备份过程中)。在正常业务进行的同时,利用快照LUN实现对原数据的一个完全的备份。


无论是生产、测试、灾难恢复,还是
三、 数据一致性
由于异步远程更新的执行,应用程序不必等待远程更新的完成,因此远程数据备份的性能的影响通常较小,并且备份磁盘的距离和生产磁盘间的距离理论上没有限制。然而,当传送中的数据在生产磁盘控制器或在应用中还没有形成数据一致组时生产中心发生灾难,这些数据就会丢失。因此在系统和应用程序重新启动之前,需要额外的。所花费的时间和造成的影响取决于客户的环境,例如应用程序和设备配置的复杂性,更新的完整性等等。
另一种最新的技术是智能磁盘阵列在原数据保存的LUN上生成一个位图表(Bit Map),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字节(Bit)的变化和传输与否。当位图表形成后,覆盖中国用于保存原数据的LUN上,因此它占用的空间很小而且不再变化。但能够全部记录下需要传输的数据包的状态,使数据等待的数据得到优化,节约了磁盘阵列的空间资源。同时完全保证了向远端发送一致的数据。就目前技术水平而言,数据戳和位图表技术的结合使用,是在容灾数据备份应用中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