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均有人性的温度
254阅读 0评论2008-11-27 sdgdhyuj
分类:
《中毒》情节梗概:哥哥和俊是一个木匠,弟弟达俊(李秉宪饰)是一个赛车手。和俊赶车去看达俊比赛,不幸车祸身亡;而同时达俊在赛车道上也发生意外,幸运地活了下来。达俊在苏醒过来以后,不可思议地变成了哥哥和俊---他会做哥哥和俊的一切。和俊的妻子恩素(李美妍饰)认为达俊所受剌激过大所致,强忍丧夫之痛,努力想让达俊回复到正常人的生活。最后,她痛苦地发现达俊能够说出所有她与和俊的生活细节。她相信了达俊所说:我就是和俊,我爱你,我的灵魂不肯离你而去。她接受了这个不可想象的现实。恩素在最后发现事情的本相:达俊先于和俊爱上恩素。然而他痛苦地发现恩素与哥哥深深相爱,而自己只有将一切埋于心底。车祸发生之后,达俊为了得到恩素的爱情,而说自己是和俊。由于生前和俊将一切与恩素的事情都告诉了达俊,而达俊就是依靠此得到了恩素的信任。然而得到了恩素的达俊却痛苦地发现:恩素始终爱着的只是死去的哥哥和俊,或者说是和俊的"灵魂"。他并没有得到恩素。
??这部电影的引人入胜之处是不动声色,我甚至已经开始坚信不疑地相信这就是一个翻版的《人鬼情未了》的故事,我已经开始对这个自认为有充分把握知晓结局的电影产生了视觉和心理上的一种厌恶。"看头知尾"的电影,在我的认识中一直都是电影次品一个突出的特征。多数香港武侠片,战片,某些国产影片,无外乎的结构就是最后报了仇雪了恨、将恶人绳之以法,或是讨巧地完成一个中国式的"邪不压正"的结局---这样的俗套正是毁掉中国电影的铁一般的证据,只要有朝一日观众可以看头知尾,那么这类电影就永远只能停留在那个概念左右的阶段。我非常不满地看到,许多电影都似乎乐意于这样,乐意于让观众轻而易举地把准着主脉。有时候我怀疑是不是让观众呆若木鸡的情境于中国电影的导演们来说,是一件不好意思的事?而这部电影的某个韩国导演却似乎乐意于将观众控制于一个对手的情境:就象一场拳击赛,他在最后的时刻打出一记致对手于死地的重拳,在这记重拳下,我做为观众之一已然是轰然倒地。
??如果仅仅从这部电影的构思来赞美,那么层次就显然不够。我愿意将之喻为一部"情感慰藉"式的电影,才是真正要写的目的所在。在所有关乎电影的情节中,爱情永远千变万化地主宰一切,这并不能让观众感到乏味。尽管电影中的所有爱情与在现实中的对例绝对不会让一个成年的人觉得爱情的浪漫是一件如电影一样的情境。我个人认为,所有以爱情为主题的电影,都有理由视为有作者本人对这个所反映的问题的某种情感的寄托,或是寓意:让电影给现实的爱情增添文学的艺术的色彩吧!在转换的《中毒》中,我试图听着音乐,努力解开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是一种对爱的矛盾的理解。片中,达俊对死去的哥哥说:"我必须成为你。因为只有这样,恩素才会爱上我。。。然而我知道,恩素爱的永远是你。可是恩素不会知道这一切。她以为我是你。。。。"因失去爱人而痛苦的恩素却因为达俊而认为和俊没有死去,又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她成为一个如果不知道真相就永远幸福的人。然而作者最后将这一切粉碎,这应该是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正视,同时恐怕也试图想要表达,爱情难以用对或错来简单划分,作为任何一个人,均有其自我的理由价众觉得,他们均有人性的温度。正是基于此,这部电影的成功由于这种情感慰的特征而不能用诸如感动这类的形容词来定义,而我更愿意认为,这是借由爱情主题表达了人性的复杂,在追寻情感的支配中人如何被自身的情感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