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宝宝正常的胎便
159阅读 0评论2009-03-04 sdgdhyuj
分类:
新生儿一出生就断绝了直接从母体获得,要靠自身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这里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新生儿是生命活动相当旺盛的时期,所需营养物质相对地较多;另一方面新生儿的消化功能不够完善,消化道的运动还不协调,消化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喂养不当及其他原因对消化机能的损害,都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大便的变化。
反过来,大便的变化也能反映喂养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消化器官及全身的疾病。胎便:在生后3-4天内排出的黑绿或黑褐色的大便,呈粘稠状。因为初生时生长,所以胎便是无臭的。胎便是肠道分泌物和胎儿后期及产程中吞咽羊水所形成的内含胎毛和胆绿素。生后24 小时如无胎便排出,应请医生检 如无肛。查有无先天性畸形,
母乳喂养儿的粪便:新生儿由于消化运动不协调,整个消化道运动较快,尤其是结肠,因此大便次数较多。随着 消化功能的完善,大便次数逐渐减少。书上都把吃母乳婴儿的大便描述成、粘稠状的、均匀的“有形便”。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母乳喂养的大便,并不都是金黄色的,常常带绿色。也不总是均匀的,有时呈白色的块状便,还可能有粘液。半个月以后,有时大便次数突然增加,甚至达一日7-8 次。这与母乳喂养有关,吃的多了,拉的也就多了,同时体重也一定迅速增加。喂糖水过多的婴儿,因糖在肠道内发酵,产酸产气,大便可带少量泡沫。大便中的奶瓣是未吸收的脂肪与食物中的钙、镁相结合形成的凝块。多由喂养不当、食量过多所引起。
有的母亲看到婴儿大便次数多,或带有不消化的奶瓣,就去找医生,医生可能开许多药,并说患了消化不良或肠炎。其实不一定真是有病,只要婴儿精神很好,面色如常,体重照样增长,不必担心。医生总有这么一种心理,来看病就得有个诊断,下了诊断,就得开处方。实际上许多情况是不一定要吃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