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的理想终究敌不过滚滚红尘
203阅读 0评论2009-09-10 sdgdhyuj
分类: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在纽约的中央公园里,生活着这样一群无忧无虑的好朋友:狮子亚利克斯、斑马马蒂、长颈鹿麦尔曼以及胖河马格洛丽亚。他们的性格开朗活泼,因此每天的生活都过得丰富多彩。直到有一天,一群流浪的企鹅令斑马马蒂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那就是逃出动物园,探寻自己的故乡,寻找新世界。于是,没有通知其他朋友,马蒂悄悄上路了。这下可急坏了朋友们,亚历克斯和其他几个朋友也逃出了中央公园,踏上了寻找马蒂的旅途。
在小儿不停地“爸爸,看斑马”的央求下将《马达加斯加》看了几遍,儿子是一如既往地咯咯笑个不停,我自己在笑过一次之后却笑不出来:这片子明显在讽刺一群叶公好龙的小资嘛!
回想一下,生活在中央公园动物园的狮子、斑马、长颈鹿、河马哪里还是动物,分明是一群养尊处优的演员,狮子亚力有发型师、长颈鹿出场的时候带着睡帽,演出结束后有专人推着送餐车来送各自专属的大餐;饱暖思XX的真理即便是放到中央公园动物园也皆准:斑马在四只假模假式要去南极的企鹅诱导下,产生了对wild world向往;于是在一番折腾后,四个小资如愿以偿或者被逼无奈到了马达加斯加。
在这片wild world生活了短暂的时间之后,最妙的剧情出现了:饿昏头的狮子亚力把好朋友斑马当做美味肉排的企图被阻止后羞愧地自我放逐并且将自己禁锢起来,初步完成了人性对兽性的抑制;而受到了惊吓的斑马河马长颈鹿不得不离开失去“理智”的狮子后,沿途却看够了食虫草吃蝴蝶、蛇捆小鼠、鳄鱼吞小鸭等残酷的丛林法则,于是彻底放弃了在wild world生活的美好念头,为一条能够带他们离开这鸟地方的希望之舟的来到欢呼雀跃,偏偏这条船也是由另外一群小资——那群试图遵循自然法则回归南极的企鹅驾驶,他们真的到了南极却忍受不了南极的严酷环境,带着防晒霜掉头来到了马达加斯加。
最后如果不是希望之舟没有燃料无法离开,小资们几乎完成了自我否定——动物演员小资们要回纽约,企鹅小资们要在马达加斯加继续晒太阳。不过故事讲到这也该结束了,所有的反讽都已经足够了。
影片最有趣的地方还是一些无厘头的恶搞:狮子的招牌亮相动作简直是将标致的LOGO掉了个方向,眼珠饿得发绿的狮子追逐斑马的配乐是万宝路牛仔的经典音乐,《American Beauty》中漫天飞舞的玫瑰在这里是牛排——不稀奇,都是梦工厂的手笔嘛。还有那只头戴草冠的狐猴山大王,I like moving moving, you like moving moving!这调调估计会成为下一阶段各个迪吧夜场的保留曲目。
如果单看这部电影,我觉得还是值得用转换一下保存下来的,至于从中看出啥来实在是见仁见智,也许只有我这喜欢打着回归原乡旗号的城市小资看出味道不对,那实在是这片子掀起了我的皮袍露出隐藏许久的“小”,心里不爽而已,不必当真。
我一直不敢小看好莱坞的动画片,并且坚定地认为它们并非纯嬉戏和娱乐的产物,而是美国人特珠的生活经历、人生面貌以及话语方式的生动反映。因此,说迪斯尼动画片承载着美国价值的主旋律并不过分。 回顾十几年来的美国动画片,无一不是把美国价值观(如英雄主义、开拓精神、宗教情怀等等)通过鲜活的影像传递给观众,也传递给下一代。
根据上述逻辑,这部梦工厂的作品理应部分反映出当下美国人的心态和倾向性看法。片子的开头相当精彩并且给人以极大的期待,观众都等看这些失去兽性的野兽在过完安逸舒适的都市生活后,如何重新面对真正属于它们的野外丛林。
但令人失望的是,在这些动物真正面对险恶的大自然时,编剧在做了一小节关于面对新环境的情感变化的探讨后,不负责任地把这些动物的未来生活进行了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总结。究竟这些动物是愿意回归本性,抑或继续享受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观众不得而知。知道的只是所有动物都有回归的冲动,但终不能免俗地流连物质生活。放大这个结论,物质极度丰富的美国人何尝又不是在新的层次上面对这样的困局?但全片看来,感觉是返璞归真的理想终究敌不过滚滚红尘。
当然,让《马达加斯加》这样一部动画片承载如此宏大的探讨是一件颇搞笑也不现实的事情,但它终究部分地反映出美国民众内心的茫然.他们通过动画片这种荒谬而且夸张的表达方式,排遣对前景的焦虑。那些所谓对友情至上、相互帮助等价值的诉求在该片中不过是非常弱智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