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的男主子爱裘衣
172阅读 0评论2009-04-15 gzyv7867
分类:
在《红楼梦》中,贾府的男主子们冬天经常穿,其中尤以对贾宝玉的有关描写最多最生动。对贾珍、贾琏也有这方面的描写。
皮衣。由于用动物皮毛制作衣服,穿着既保暖,又美观,所以中国人很早就有穿着皮衣的习惯。不过,传统的皮衣都是将皮的正面即有毛的一面朝里,而将加工处理后,在外面缝上布面或缎面,然后制成衣服。独有清代不同。满族旗人本来就喜欢穿用皮衣,而且是将有毛的一面穿在外面。这种关外形成的风俗后来带进关内,朝廷规定自农历十一月初一至来年正月底这三个月时间里,大臣、京官上朝或进宫必须穿貂褂,并且貂毛朝外。所谓大臣、京官,包括王公大员三品以上,以及翰林院、南书房行走、军机处七品章京等。貂皮因颜色质量不同而为薰貂、紫貂。貂颈下的毛最长且最好,谓之貂膆,一般为皇室享用,非经皇帝特许,不得穿戴膆貂褂。正规的貂褂价格昂贵,有些京官如翰林院庶吉士、编修等无钱置办貂褂,也可选择用貂皮的边角废料经工匠连缀而成的貂褂,其价格便宜许多。还可以买破旧无毛的旧貂褂穿用,因为朝廷并没有规定貂褂的质量。貂在清代一直是朝廷贡品,每年东三省将军在验收完贡貂之后,才允许未被选用为贡貂的貂皮出售,因此貂皮在清代始终是一种奢侈品。除貂皮之外,还有狐皮、羊皮制成的皮衣,也是清人经常穿着的。
《红楼梦》第49回写李纨提议明日到芦雪庭赏雪,拥炉作诗,第二天一早,宝玉见雪下了一尺来厚,天上还飘着大雪,“此时喜欢非常,忙唤起人来,盥漱已毕,只穿一件茄色哆罗呢狐狸皮袄,罩一件海龙小鹰膀褂子,束了腰,披上玉针蓑,带了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庭来”。第50回写芦雪庭争联即景诗,宝玉不会联诗,自告奋勇去折梅插瓶供大家欣赏,宝玉折得一枝红梅回来,“探春早又递了一钟暖酒来。众丫鬟上来接了蓑笠掸雪,各人屋里丫鬟都添送衣裳来;袭人也遣人送了半旧的狐腋褂来”。由此可见,宝玉平时所穿皮衣主要是狐皮制成。狐皮其实也是很名贵的皮料,雍正重臣鄂尔泰曾孙西清在《黑龙江外纪》里介绍狐皮说:狐有元(玄)狐、青狐、火狐、沙狐数种,元狐最为上品。沙狐号“倭刀”,贵逊元狐,皆非境内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