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老鼠对人类的危害

234阅读 0评论2009-04-29 gzyv7867
分类:

都听说过“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俗语,老鼠对人类的危害可谓,这在十二生肖中也是绝无仅有的。家鼠而外,属于仓鼠科的田鼠,属于竹鼠科的竹鼠等等,共约有三十馀种鼠类,可对人类的生存造成极大的危害。据有关统计,一只鼠一年可吃掉12千克粮食,排粪2.5万粒,糟踏粮食超过40千克。由于“老鼠磨牙”的生理特点,大量地毁坏衣物与书籍资料,是鼠对人类的另一大危害。旧时有俗谚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抛开其中“血统论”的言外之意不谈,老鼠一辈传一辈的打洞技术,毁坏了不计其数的人类居室建筑;特别可恨的是,鼠还是河坝堤防的大敌。古人说“千里金堤,溃于蚁穴”,实则大堤多溃于鼠穴,江河决口给人类造成的损失,又非毁屋毁田可比了。更为恐怖的是以老鼠为媒介可迅速传播一些诸如鼠疫一类可怕的疾病,染上鼠疫的人痛苦万分,会非常凄惨地死去。在历史上,鼠疫曾使一座或几座城市沦为废墟的记载,并非罕见。 争食、毁物、溃堤、传病,鼠有此四大罪状,堪称人类的公敌,十恶不赦!据科学研究,鼠为害人类的程度与太阳活动的强弱相关,老鼠大量繁殖并肆意为虐的时期,往往是太阳活动较弱的年分,而太阳活动的规律是以大约十一年左右为周期的。掌握了这一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人类也就掌握了向鼠宣战并战而胜之的主动权。饶有趣味的是,老鼠钻洞入穴,惯于夜间活动,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说中属阴;而太阳活动减弱是阳衰之兆,阳衰引来阴盛。现代科学与阴阳五行说在这里仿佛步调一致了,是偶然巧合,还是别有奥妙?值得研究。 在中国的历史上,鼠害常记载于正史的“五行志”中。将自然灾害纳于阴阳五行学说之中,正是中国的传统特色。如转的《宋史·五行志三》有如下几则记载: 绍兴十六年(1146),清远、翁源、真阳三县鼠食稼, 千万为群。时广东久旱,凡羽鳞皆化为鼠。有获鼠于田者, 腹犹蛇文,渔者夜设网,旦视皆鼠。自夏徂秋,为患数月方 息,岁为饥,近鼠妖也。 乾道九年(1173),隆兴府鼠千万为群,害稼。 淳熙五年(1178)八月,淮东通、泰、楚、高邮黑鼠食 禾既,岁大饥。时江陵府郭外,群鼠多至塞路,其色黑、 白、青、黄各异,为车马践死者不可胜计,逾三月乃息。
上一篇:Cloud和Aeris的爱情
下一篇:无线四虎一一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