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小红帽的故事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不过这次它落入三位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出生的美国电影新锐手中,便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欺骗:小红帽的真实故事》发生在《小红帽》的结尾处,大灰狼被开膛剖肚的惨剧发生后,动物世界的灰熊警长带领人马来到案发现场----老奶奶的小木屋。案情错综复杂,扑朔迷离,最终的结果也让人大吃一惊。
如果从创新的角度来品评《小红帽》,技术或者立意上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创新显然是没有的,但这不影响观看,它还是一部中规中矩,看着挺好玩的动画。
传统的童话故事在搬演的过程里,很少有不被重新添枝加叶大修改的。梦工厂的《怪物史瑞克》太成功,所以大家往往忘了其实在“戏说”方面它并不是开山祖师(只能说恶搞得比较有水平),迪斯尼当年拿《海的女儿》下手拍的《小美人鱼》票房大收原声大卖,但喜欢安徒生原作的人看了真的是吐血,后来改编自《巴黎圣母院》的《钟楼驼侠》剧情戏说变本加厉,又给了法国人嘲笑美国电影没文化的口实。
有那些片子打底,《小红帽》里角色身份的重新设定其实没什么了不起的天才创意,说白了就是拧着来呗:《格林童话》里小红帽是恶狼追吃的弱女孩,那就让她在动画里变成身手不错的功夫少女;大灰狼是只图口腹之快的绝对反角,那就让它变成敬业的新闻记者(都是狂追一个目标,不过出发点变了);老奶奶一向在人们的习惯意识里年老无用只等着被吃,那就让她比年轻人还爱折腾,大玩极限运动……
中国无数古装烂片天天在干“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咬了手”这种事,当你习惯了倒着看世界,《小红帽》的所谓形象颠覆其实也不过是另一种常见公式而已。
《小红帽》比较出色的地方是它把原来简单到极点的森林恐怖故事(当然站在大灰狼的角度这是一个美食节目)拍得热闹非凡,搞成了有悬念有飞车(缆车)有追逐有打斗的波洛探案动物版--那个留小胡子思路清晰逐一盘问嫌犯的青蛙侦探造型是多么像波洛先生啊!它甚至还像波洛一样在尘埃落定的时候适时发表了富有哲理的结案陈词:如果森林里倒了一棵树,那起码应该听取三方意见,你的,我的,那棵树的。
剧情在时间点的安排上非常用心,没有那种“要有风(给主人公制造危险)”,于是就会无端端来一阵狂风的常见病。几个嫌犯在青蛙侦探的盘问下从各自的角度叙述自己的经历,当所有的碎片拼在一起之后大家发现,所有看似意外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环环相扣,互相影响。只不过如果你永远站在一个角度,那就永远也看不到完整的真相(青蛙侦探真是高“蛙”)。
尽管是改编自童话,又是里面一堆的动物的动画片,但《小红帽》不在剧情上偷工减料搞简单化的精神还是非常非常难得的。
片子里最可爱角色当属那只一喝咖啡就亢奋无比的松鼠,最难看的当属女主角小红帽,探照灯一样的大眼睛配上短下巴和大脑门实在有够难看!倒是大灰狼的英文配音声音非常有磁性,特别是后来证明它其实不是反派之后,形象与作派看上去更是十足绅士模样(大家想象一下用转换过来的《罗马假日》里的派克……),搞得我拼命YY小红帽最后和它恋爱(在倒挂着的世界里呆久的结果),可惜没有如我所愿,真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