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里,用来表示男女关系的词有妻、妾、爱人、老婆、恋人、对象、男/女朋友,当然也有“情人”一词。在中国社会和文化、文字发展历史中,“情人”一词指特定的男女关系,有别于上述其他称谓,而且是个含有贬义的词。即便是在西方,lover也不是个光彩的角色。中文有一句名言是“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是对纯洁美好的爱情归宿的向往和渴望。这里说的“有情人”肯定也不是指“情人”。
当西方的节日或文化传入中国后,如果不慎重地把其与中国的文化相结合,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在社会道德沦丧、yinluan、“小三”一词漫天飞的当代中国,只是简单地从名字上理解从外国引进的“情人节”,往往会得到错误的理解,并错误的使用。在国贸酒店80层预定客房并晚餐准备度过浪漫“情人节”之夜的情侣们,不知道有几对领了结婚证。
我不知道是谁第一次把该节日翻译成“情人节”的,很显然这不是慎重之举,没有很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文字、称谓。 外来的一些名字,最好不要意译,直译或音译最好,就叫“圣瓦伦丁节”。
我不知道是谁第一次把该节日翻译成“情人节”的,很显然这不是慎重之举,没有很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文字、称谓。 外来的一些名字,最好不要意译,直译或音译最好,就叫“圣瓦伦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