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与NetApp NAS对比

2500阅读 0评论2017-02-07 xiong9937
分类:服务器与存储

5. 可扩展性

  这里不谈论支持多少块硬盘这样的问题,仅讨论要做扩容操作时的简易程度。NetApp在扩容的操作上比简便,但相差并不是非常大。例如NetApp加与加pool是一个过程,而EMC则需要创建-LUN,再把LUN加入pool。

  另外建文件系统时NetApp可以说是“瞬时”完成,但EMC新建一个文件系统如第一节的易用性描述所说,视文件系统大小会有一段时间控制台操作无效。

  文件系统大小两者按需要增加,不必一次划分固定大小,但是NetApp的文件系统如果删除了部分数据可以缩减大小回收空间,而EMC的要回收空间就只能迁移数据再整体删除了。

  这里着重说一说inode,两者的文件系统都有inode上限,但EMC创建文件系统时指定的block大小就决定了文件系统(最大16TB)能支持的inode数量,不能在使用中改动,而且默认是8KB,对大量小文件的使用场景如果刚开始没想到这一层那就是个餐具了;NetApp可以在任何时候用maxfile命令增件系统inode,EMC SE的说法是“我们事先规划好了也一样”,但功能方面确实是NetApp占优。

  可扩展性的结果也出来了,NetApp不给五星的理由是不能突破16TB的限制,虽然有Data ONTAP 8G,但光打雷不下雨。

  NetApp:★★★★ EMC:★★★

  6. 数据保护:见仁见智

  6.1. 复制

  EMC的复制工具叫replicator,是一个基于文件的复制工具,如果使用场景是或视频之类的大文件,没有任何问题,但遇上一个文件系统中有数亿个只有几KB的小文件时效率可想而知了。

  NetApp的复制工具叫SnapMirror,它在处理Qtree(NetApp概念,卷根目录下的子目录,需用NetApp创建)的复制时是基于文件传输的,先扫描inode,传送inode变化信息,再传送变化的文件,同样只适用于大文件场景不适合海量小文件场景;但是SnapMirror在处理卷的复制时是基于block的,适合任意文件类型的传输,效率非常高,可以将千兆网卡跑满,但它仅支持整卷复制而不支持目录级复制。

  这两者一对比,结论很明显:

  NetApp:★★★★ EMC:★★★

  6.2. 快照

  EMC 的是 copy-on-write 方式,有一块固定的空间用于存放快照数据,与主卷是分离的,在数据变更时将旧数据复制到快照空间,再将新数据覆盖旧数据。

  NetApp 的快照在数据变更时不移动旧数据,而是将新数据写到新位置,然后将引用数据的指针指向新位置。两者的:

  EMC的快照不对原始卷产生影响,文件系统的连续性得到保证;而NetApp的快照会使原始卷数据分布越来越散乱;

  EMC的快照生成时会影响性能,因为必须先把旧数据copy到快照空间,写入会延时,一般EMC工程师会建议快照不要超过多少多少,而NetApp的快照生成时不会影响性能,也不会使读写延迟,快照数据是瞬时生成的;

  EMC的快照空间是独立的固定空间,可以设置在低等级的磁盘上,而NetApp的快照空间与主卷是在一起的,如果希望实现类似功能则需要购买SnapVault的license;

  NetApp如果对GB级大文件使用场景的文件系统做多份快照,然后一次性删除数百GB的大文件时,会导致系统CPU利用率高,这是WAFL文件系统的特性决定的,得处理大量文件指针修改,而小文件使用场景没有遇到类似问题。而反观EMC,它的快照原理决定了它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快照功能两者也是互有得失,主要看使用者的场景更适合哪种快照了。

  NetApp:★★★★ EMC:★★★★

  7. 杂项

  NetApp可以方便地升级,如FAS3140不想用了,买个3240的控制器换了就OK了,数据不会丢失。

  NetApp的RAID信息是写在磁盘上的,它支持磁盘漫游,盘序再乱也没关系,而EMC的盘序要是插乱了就哭吧。

  EMC在RAID重建时是将数据copy到spare盘,换上新盘后又将数据从spare盘copy回来,换句话说spare盘永远是spare盘,NetApp数据copy完了spare盘就成为数据盘了,换上的新盘成为spare,个人觉得这种方式好。

  EMC支持将多个卷“伪装”成一个卷输出,每个成员卷表现为一个目录,但每个目录仍然不能超过16TB,而NetApp的Data ONTAP 7G没有这样的能力,强大的8G又未成熟。

  EMC的NS拆了就是台CX,NetApp的FAS拆了就拆了,离开了机头就just disk了。

  NetApp一个目录下最多可以有99998个子目录,EMC的一个目录下最多有65533 个子目录,应用规划数据目录结构时要注意。

  EMC不支持snmpget方式的监控,只能以trap方式打到trap-server上,但是信息又不是那么完整,例如文件系统inode耗尽居然不认为是文件系统的错误,不发trap出来,因此带来了个故障。——经EMC二线人工修改某配置文件将inode报告强制输出解决,请后来者留意。

  这节就不评判了,用者知晓就可以了。

  说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个人认为EMC的NAS确实不如NetApp,这其中归根结底的原因:FAS是NetApp安身立命的根本,而NS只是EMC买过来的产品,也没花大力气去整合改进,这个产品的能力根本与EMC在界的地位不相符。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EMC NAS这么“差劲”,为什么市场占有率那么高呢?个人认为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一,技术不是全部,习惯的力量、品牌的影响力、市场手段都是影响因素;其二,相信很多EMC NAS用户没有遇到这么多切肤之痛、没有这么详尽的比对。看起来写这篇文章是褒N黑E的,我没拿N的钱,和N的销售关系也不佳,没有必要为N黑E,这些内容确实是在使用EMC NAS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而总结出来的,拿出来也是为了后来人不要再碰到这些问题,也欢迎有人指出这里没有涉及到的NetApp NAS的缺点,有可能对大家的工作都有所帮助。

as
3. 性能:真实的谎言

  这里不介绍性能的具体的数字,网站上有SFS97、SFS2008的测试值,可以自行去查看。这里要说明的是网站上、销售嘴里告诉你的性能指标背后的。

  的销售会这样说:我们的NS系列产品性能指标比NetApp同等档次产品的性能要高,你看我们的值是…… 某些可能会想到测试的设备配置是否相当、盘数量是否一致等等,没错了。但藏在这背后的还有一件事值得留意:这些性能测试值是个和值,还要参考多少个“机头”参与了测试。如果一个业务需要一个能满足特定负荷的共享文件系统,那么一定要考虑单个“机头”是否能够满足这些性能指标,不能被整机测试成绩欺骗。因为不管EMC还是NetApp,它们的多个blade或者两个控制器是不可以共享一个卷输出同一个文件系统的。

  参考第一节的设备结构,EMC后端是一台CLARiiON设备(或者DMX),在NS960与FAS3170竞争时,EMC SE会说NS960有32GB的cache,每个DataMover有8GB的Cache,而NetApp每控制器16GB总共也就32GB Cache,并且CX960的32GB Cache还可以供多个DM共享提升性能。——听起来很有道理,Cache是多一些,但是这里面有两点要记住:

  1. Cache差异并不是(8*n+32)GB与32GB那么大,大家知道CLARiiON的Cache也是系统占用+镜像写缓存+读缓存的,32GB只是个数字,能等效为20GB很不错了,DM上的8GB也不全是,当然NetApp的32GB也不是全部为数据缓存,这里只是说明差异没有那么大;

  2.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EMC引以为豪的所谓“共享”缓存,在后端遇到故障、电源故障等需要Disable写缓存时是个杯具,所有的DataMover全部萎靡,而NetApp不会有这个问题,两个控制器间不会互相影响;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在NS960上,配置了FC(蓝色)的pool作为业务使用,等量磁盘(绿色)的pool作为业务数据的备份copy,用Replicator进行数据复制,如下图所示:

  当SATA盘遇到磁盘损坏时,DM2提供的FC磁盘组成的业务卷出现读写缓慢现象,追查原因,SATA盘rebuild比较慢,且rebuild时磁盘繁忙,而Replicator的数据又开始传输,数据挤占了EMC自以为是有益的“共享”Cache,导致本不应受影响的业务卷出现IO缓慢,最终是停掉Replicator了事。

  打标时,EMC SE会指责NetApp的双控制器如果要实现Active-Active,则每个控制器只能用一半性能,否则故障接管时会吃不消,这个好理解,我们也认可——但如果EMC的NS它如果只配两片DM你就要小心了,NS的A/A模式是不会互相接管的,至少要配第三片DM作为Spare,这个DM不能分配任何工作,只是由它来接管A/A中间的任一个。

  NetApp另一个为人诟病的性能问题是WAFL碎片化,初始安装的NetApp性能确实非同一般,EMC的人承认比不过它,但文件系统用到80%以上时,WAFL的随处写就受限制了,不能随心所欲写了,性能就会有所下降;并且WAFL的设计方法就决定了它的文件系统宏观上的分布一定是越用越乱的;而EMC的NAS文件系统不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性能方面是各有千秋了,需要管理员想清楚自己要什么

  NetApp:★★★☆ EMC:★★★☆

  4. 高可用性

  EMC NAS在一个DataMover故障时切换到另一个DM需要耗时1分钟左右,故障恢复时切换回来同样需要1分钟左右(实测值);而NetApp通过IB(新一代产品是10GbE)保持两个控制器间数据通讯,加上具电池保护的NVRAM日志,在故障时可以快速获取必要的数据然后重建服务,切换能够在数秒钟内完成,当然故障恢复后回切是按照停服务-启动-提供服务的流程走的,耗时也要1分钟左右。

  而在EMC NAS模拟链路故障的拔光纤测试中,拔光纤路径顺利切换,CPU负载无变化;拔除全部的两条光纤,DataMover的CPU负载上升至40%,5分钟后切换至备用DM,NetApp无测试记录,待以后补充。

  模拟网络故障的拔网线测试中,EMC NAS在Fail-Safe模式下拔除一条网线切换需8-10秒,NetApp NAS在active-standby模式下排除一条网线切换耗时1秒。

  EMC NAS使用的UxFS文件系统可靠性不如WAFL文件系统,在必要的时候必须执行fsck来扫描文件系统错误,而WAFL是时时刻刻保持一致性的文件系统,电池保护的NVRAM记录日志供故障恢复时“重演”,所以它根本不需要类似fsck的操作。

  说到这里,很明显了,高可用方面
5. 可扩展性

  这里不谈论支持多少块硬盘这样的问题,仅讨论要做扩容操作时的简易程度。NetApp在扩容的操作上比简便,但相差并不是非常大。例如NetApp加与加pool是一个过程,而EMC则需要创建-LUN,再把LUN加入pool。

  另外建文件系统时NetApp可以说是“瞬时”完成,但EMC新建一个文件系统如第一节的易用性描述所说,视文件系统大小会有一段时间控制台操作无效。

  文件系统大小两者按需要增加,不必一次划分固定大小,但是NetApp的文件系统如果删除了部分数据可以缩减大小回收空间,而EMC的要回收空间就只能迁移数据再整体删除了。

  这里着重说一说inode,两者的文件系统都有inode上限,但EMC创建文件系统时指定的block大小就决定了文件系统(最大16TB)能支持的inode数量,不能在使用中改动,而且默认是8KB,对大量小文件的使用场景如果刚开始没想到这一层那就是个餐具了;NetApp可以在任何时候用maxfile命令增件系统inode,EMC SE的说法是“我们事先规划好了也一样”,但功能方面确实是NetApp占优。

  可扩展性的结果也出来了,NetApp不给五星的理由是不能突破16TB的限制,虽然有Data ONTAP 8G,但光打雷不下雨。

  NetApp:★★★★ EMC:★★★

  6. 数据保护:见仁见智

  6.1. 复制

  EMC的复制工具叫replicator,是一个基于文件的复制工具,如果使用场景是或视频之类的大文件,没有任何问题,但遇上一个文件系统中有数亿个只有几KB的小文件时效率可想而知了。

  NetApp的复制工具叫SnapMirror,它在处理Qtree(NetApp概念,卷根目录下的子目录,需用NetApp创建)的复制时是基于文件传输的,先扫描inode,传送inode变化信息,再传送变化的文件,同样只适用于大文件场景不适合海量小文件场景;但是SnapMirror在处理卷的复制时是基于block的,适合任意文件类型的传输,效率非常高,可以将千兆网卡跑满,但它仅支持整卷复制而不支持目录级复制。

  这两者一对比,结论很明显:

  NetApp:★★★★ EMC:★★★

  6.2. 快照

  EMC 的是 copy-on-write 方式,有一块固定的空间用于存放快照数据,与主卷是分离的,在数据变更时将旧数据复制到快照空间,再将新数据覆盖旧数据。

  NetApp 的快照在数据变更时不移动旧数据,而是将新数据写到新位置,然后将引用数据的指针指向新位置。两者的:

  EMC的快照不对原始卷产生影响,文件系统的连续性得到保证;而NetApp的快照会使原始卷数据分布越来越散乱;

  EMC的快照生成时会影响性能,因为必须先把旧数据copy到快照空间,写入会延时,一般EMC工程师会建议快照不要超过多少多少,而NetApp的快照生成时不会影响性能,也不会使读写延迟,快照数据是瞬时生成的;

  EMC的快照空间是独立的固定空间,可以设置在低等级的磁盘上,而NetApp的快照空间与主卷是在一起的,如果希望实现类似功能则需要购买SnapVault的license;

  NetApp如果对GB级大文件使用场景的文件系统做多份快照,然后一次性删除数百GB的大文件时,会导致系统CPU利用率高,这是WAFL文件系统的特性决定的,得处理大量文件指针修改,而小文件使用场景没有遇到类似问题。而反观EMC,它的快照原理决定了它不会遇到这种情况。

  快照功能两者也是互有得失,主要看使用者的场景更适合哪种快照了。

  NetApp:★★★★ EMC:★★★★

  7. 杂项

  NetApp可以方便地升级,如FAS3140不想用了,买个3240的控制器换了就OK了,数据不会丢失。

  NetApp的RAID信息是写在磁盘上的,它支持磁盘漫游,盘序再乱也没关系,而EMC的盘序要是插乱了就哭吧。

  EMC在RAID重建时是将数据copy到spare盘,换上新盘后又将数据从spare盘copy回来,换句话说spare盘永远是spare盘,NetApp数据copy完了spare盘就成为数据盘了,换上的新盘成为spare,个人觉得这种方式好。

  EMC支持将多个卷“伪装”成一个卷输出,每个成员卷表现为一个目录,但每个目录仍然不能超过16TB,而NetApp的Data ONTAP 7G没有这样的能力,强大的8G又未成熟。

  EMC的NS拆了就是台CX,NetApp的FAS拆了就拆了,离开了机头就just disk了。

  NetApp一个目录下最多可以有99998个子目录,EMC的一个目录下最多有65533 个子目录,应用规划数据目录结构时要注意。

  EMC不支持snmpget方式的监控,只能以trap方式打到trap-server上,但是信息又不是那么完整,例如文件系统inode耗尽居然不认为是文件系统的错误,不发trap出来,因此带来了个故障。——经EMC二线人工修改某配置文件将inode报告强制输出解决,请后来者留意。

  这节就不评判了,用者知晓就可以了。

  说在最后

  说了这么多,个人认为EMC的NAS确实不如NetApp,这其中归根结底的原因:FAS是NetApp安身立命的根本,而NS只是EMC买过来的产品,也没花大力气去整合改进,这个产品的能力根本与EMC在界的地位不相符。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EMC NAS这么“差劲”,为什么市场占有率那么高呢?个人认为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一,技术不是全部,习惯的力量、品牌的影响力、市场手段都是影响因素;其二,相信很多EMC NAS用户没有遇到这么多切肤之痛、没有这么详尽的比对。看起来写这篇文章是褒N黑E的,我没拿N的钱,和N的销售关系也不佳,没有必要为N黑E,这些内容确实是在使用EMC NAS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而总结出来的,拿出来也是为了后来人不要再碰到这些问题,也欢迎有人指出这里没有涉及到的NetApp NAS的缺点,有可能对大家的工作都有所帮助。


上一篇:ps 中如何判断内核线程
下一篇:Linux Cache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