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建立起符合国情的现代工业体系

282阅读 0评论2012-03-31 xiaotudou12
分类:IT业界

我国已建立起符合国情的现代工业体系

   近一段时期,钢铁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行业亏损面扩大,钢铁行业陷入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的困境。由于需求增速继续放缓,钢材市场价格不断震荡走低。如何摆脱目前的低效益困境,是摆在钢企经营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由于一系列历史原因造成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等矛盾,并非钢铁企业自身能够解决。但是企业要生存发展,要保证员工就业、生活等,就必须面对新形势寻求打破困境的办法。笔者认为,有关专家近期提出的思路可以借鉴。  尤其是管理改革,在市场需求低迷期间,钢企管理方面存在的弊端会暴露得比较充分,抓住这个时机进行必要的改革能够比较彻底地解决问题,为今后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奠定基础。同时,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制约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解决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等问题,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缓解效益下降的冲击。

  笔者认为,要摆脱困境,应该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破题。从短期看,要按今年初钢协部署的“12字”方针去做,即“稳市场、控产量、调结构、保盈利”。在当前市场需求继续弱势的状态下,控制产量尤为重要,减少资源投放对市场需求造成新的冲击,、等水泥设备,维护市场稳定运行。但是实际上,作为单个企业,控制产量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控制产量就要降低各类生产设备的开动率,使劳动生产率下降,而企业成本方面的固定成本并不发生改变。产量下降,、等烘干设备,固定成本不变,势必造成效益下滑。

、、等石头破碎、石头磨粉设备。如何平衡这种关系?这就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笔者认为可通过改革企业管理机制和科技创新寻找答案。

  向内涵式发展转型。我国已建立起符合国情的门类齐全、体系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6%左右,远低于国际先进水平。因此,“十二五”要在继续保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以提高工业附加值水平为突破口,全面优化要素投入结构和供给结构,改善和提升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向创新驱动转型。在目前的国际产业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多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十二五”时期必须加快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在继续发挥原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努力突破制约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核心技术,由价值链低端向高端跃升,加快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

上一篇: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面临的独特机遇
下一篇:国内产业的整体升级换代有足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