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农机作业机具供需平衡、作业市场稳定有序、作业质量稳定提高、作业面积大幅增加。薄弱环节机械化生产取得较大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33%,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水稻机收新增1900万亩,总面积首次突破3亿亩大关,机收水平超过67%。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25%,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全国完成春季机耕6.41亿亩,同比分别增加3.4%,农机抗旱灌溉小麦面积超过8000万亩次。夏收小麦、夏玉米、冬小麦机播水平分别达87.8%、77%、86%,再创新高。农机成为抢收抢种、抗灾救灾的主力军,有力保障了农业的进度及质量。
至2011年底,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2.7万个,比2010年增加23%,成为带头应用农机化新装备新技术的主要力量。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效果显著,共培训农机手及基层农机推广人员618.7万人次,促进了增产增效和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地型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全国水稻机插秧技术实施面积突破1亿亩,保护性耕作面积新增1900万亩;农机深松整地面积达到1.6亿亩,比上年增加2100万亩。大豆、油菜、马铃薯、花生机收和油菜机播、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高效植保、化肥深施面积较上年有明显增加;经济作物、林果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稳步推进。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关键基础零部件攻关方面,工程机械行业的关键零部件生产取得一定进展。液压泵、液压阀等相对于液压油缸的技术含量更高,虽然目前国内还没有企业真正实现大批量配套,但一大批优秀的国内企业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立志为中国行走机械配“中国芯”。去年机械行业仪表行业中的自动化仪表产值增长高于平均值10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率达到10%,还有部分高端产品通过“出口转内销”的方式得到国内客户的认可。文办行业过去长期受外资控制,今年内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由12%上升到14%,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较前年提高4个百分点。在严峻的大环境影响下,机械工业没有出现计划经济时期产成品大量积压、应收账款高速增长等异常情况,充分说明机械工业改革的深化发展,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自我控制风险、约束能力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