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公开资料中,很少有对Hadoop 中间数据的sort过程进行详细介绍的。如果想要深入了解hadoop对中间数据的排序机制,只有通过阅读源代码才能达到。而hadoop的这段代码本身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如果不注意细节,很容易会发生错误的理解。 本篇文章从原理上详细介绍了hadoop针对中间数据的排序机制,并且对一些重要的源代码段进行了介绍。阅读本文对理解该机制或者深入阅读该部分的hadoop源代码都有较大帮助。
本篇文章是建立在对于hadoop0.20.2版本的源代码研究之上。其他更高级版本如果有所变动,希望读者能够给予反馈。
如果对hadoop的shuffle机制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map所产生的中间数据在送给reduce进行处理之前是要经过排序的。具体的过程实际上是快速排序,堆排序和归并排序的完美结合。
首先,当map函数处理完输入数据之后,会将中间数据存在本机的一个或者几个文件当中,并且针对这些文件内部的记录进行一次快速排序,这里的排序是升序排序。在Map任务将所有的中间数据写入本地文件并进行快速排序之后,系统会对这些排好序的文件做一次归并排序,并将排好序的结果输出到一个大的文件当中。这段代码是在MapTask的内部类MapOutputBuffer中实现的,其中归并排序是调用了Merge类的merge方法,具体过程下面将会详细叙述。
当map阶段完成后,系统会启动reduce过程。reduce过程会把这些由map输出的中间文件拷贝到本地,然后生成一个或者几个Segment类的实例,以下我们称这些实例为segment。Segment类封装了这些中间数据,并且提供了一些针对这些中间数据的操作,比如读取记录等。在reduce端,这些中间数据可以存在内存中,也可以存在硬盘中。同时,系统还会启动两个merge(归并)线程,一个是针对内存中的segment进行归并,一个是针对硬盘中的segment进行归并。merge过程实际上就是调用了Merge类的merge方法。
Merge类的merge方法生成了一个MergeQueue类的实例,并且调用了该类的merge方法。MergeQueue类是PriorityQueue类的一个子类,同时实现了RawKeyValueIterator接口。PriorityQueue类实际上是一个小根堆,而MergeQueue的merge方法实际上就是将segment对象存储进父类的数据结构中,并且建立一个小根堆的过程。因此,hadoop的归并和排序不是两个分开的过程,而是一个过程。在将segment归并的同时进行了排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针对segment排序的过程是以segment为单位的,而不是以segment中存储的记录(record)为单位的。而这里排序过程中对两个segment对象的比较是对segment中存储的第一个记录的键的比较。也就是说假设有两个segment,一个叫a,一个叫b,a
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个以segment为单位,以segment中第一个记录的键为比较依据的小根堆,至此在系统中所谓的sort阶段就已经结束了
接下来,系统会不停的从这个小根堆里取出位于根节点的segment的第一个记录交给reduce函数处理。注意,因为该小根堆是以每一个segment的第一个记录的键为排序依据的,所以根节点的第一个记录的键一定是所有segment中第一个记录的键的最小值。由于segment存储的是map输出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在传送给reduce之前已经经过排序(升序),所以,每个segment的第一个记录的键一定是该segment中所有键的最小值。从而根segment的第一个记录的键一定是所有记录的键的最小值。这里实际就是利用了归并排序。在从根segment中取出第一个记录之后,系统还会对该小根堆进行调整,以保证小根堆的性质。
以上是shuffle过程中排序的完整过程。虽然在hadoop的shuffle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sort阶段,但是实际上可以看出中间数据的排序是贯穿于整个shuffle阶段的。
参考:
http://blog.csdn.net/riverm/article/details/6883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