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ridge 跨链工作机制是什么?

280阅读 0评论2021-08-17 有看到天上的屋吗
分类:虚拟化

cBridge 跨链工作机制
一个典型的通过 cBridge 跨链的过程如下:


用户向 cBridge 门户服务 (gateway service) 发出跨链请求,服务提供一个转发节点 (relay node) 的地址和所收取的手续费。


用户通过链 A 上的 cBridge 合约向转发节点的地址发送一笔带哈希锁的转账,并指定一个过期时间锁。


转发节点通过链 B 上的 cBridge 合约向用户的地址发送一笔带同样哈希锁的转账 (扣除一些手续费)。


用户在发现这笔来自转发节点的转账后,在链 A 公布 secret,解开哈希锁,把资金释放给转发节点。


转发节点在链 B 用同样的 secret 解开哈希锁,把资金释放给FXTM富拓fxtmchna.com用户,完成跨链过程。


如果用户不公布 secret,双方都可以在时间锁过期后,各自通过合约退回自己的资金。


分析这一流程可以得出,相比常见的多签跨链,cBridge 的资金安全完全不依赖第三方,不会出现近期其他跨链桥由于多签验证人权限设置失误、私钥被推出等导致的的被黑问题。在第一个公开版本中,门户服务相对中心化,但之后也可以转向去中心化。而且即使没有门户服务,用户和转发节点之间也可以点对点地通过合约完成跨链。另外,cBridge 的手续费和跨链币种更加灵活,对不同的跨链需求可以有不同的定制方式。


cBridge 优势
综合而言,cBridge 具备以下优势:


*开发团队技术实力强大**,Celer Network 为状态通道标准提出者。项目核心团队实力不俗,毕业于世界顶级名校。Celer Network 同时为币安 Binance Launchpad 的明星项目。


*低延时**,比如 Arbitrum 上的用户可以直接向 Polygon 上的地址完成跨链转账。整个过程的在几十秒内完成,无需经过很长的提现挑战期。


不仅能够连通多个 Layer 1 区块链,还支持所有基于 EVM 执行原理的二层网络、侧链 / 状态通道等,做到「多链多层」。


根据最新的消息,Celer cBridge 主网发布包括两部分,分别是面向用户的界面和全节点软件。在该基础上:1)普通用户通过 cbridge.celer.network 便可以使用 cBridge,在以太坊、Arbitrum 和 BSC 以及 Polygon 任意链或层之间即时进行资产跨链;2)有意愿运行 cBridge 节点并加入流动性桥接网络的人员可以到相应的 Github 仓库获取相关软件和运行方法,在参与网络建设的同时从中获取一定的收益。
cBridge 的未来迭代包括:


打造一个「cBridge 节点开放网络」,很快完全开放给任何第三方加入;


根据用户和社区需求,「将支持更多的一层和二层区块链」;


「动态定价策略 SDK」,为任何 cBridge 节点开放一个基于插件的 SDK,方便它们插入自己的策略和可用的决策因素;


「状态和智能合约调用桥接」,在完成代币转移和流动性桥接后,cBridge 未来将朝着跨链跨层异步函数调用的状态桥接发展。
上一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存在什么优劣?
下一篇:DSN与 Filecoin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