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字原載1977年9月22日 《明報》副刊「黃霑隨筆」
我寫歌詞,只為自己訂下一個標準:力求通達。除此之外,就沒有甚麼標準;一切唯老闆之命是聽。
粵語流行曲詞到現在為止,還是有個很嚴重的毛病──「不通」。因為粵音太繁複,填詞不容易,所以往往產生了不少音唱得出來,字聽得明白,卻通篇不知所謂的歌詞。對這「不通」的毛病,我深痛欲絕。所以寫歌詞的時候,寧願有倒字、有錯韻,也不願意歌詞連想寫甚麼也表達不出來。
而因為我力求通達的標準,我的歌詞盡量通俗,深的字,艱澀的詞語,一律避之則吉,雖然因為功力問題,不是每次都能做到,但這求通達的標準,在我按譜填詞的時候,卻也每分鐘都牢記著,不敢或忘。
因為功力不逮,我的歌詞作品,有個非常不好的缺點──缺少警句。寫了十多年歌詞,唯一自己稍感滿意的只有一句:「不管你是誰,我只要你是你。」那是《白孃孃》裡面《我在夢中見過你》中段的一句。這句詞其實也不是好到那裡,但其他的拙作裡面,連攀得上這句水平的,也沒有。
可能是因為我的歌詞淺白,容易上口;也可能因為近年的詞作,多數是電視台連續劇的主題曲,所以播出的機會多,容易聽熟,因此也頗有幾首,是很流行的。
但其實我的歌詞,水準絕對不高。這也不是甚麼虛偽的自謙之詞。我這個人,本來就是不謙虛的;認為自己第一的事,絕不會認第二。不過對着自己寫出來的歌詞,要認第一,實在也未至面厚到那程度。
不過,話也得說回來,粵語流行曲詞,也很少有好的作品。或者也正因為這原因,所以我到現在,詞作還有老闆「幫襯」。
我很希望,現在的流行曲歌詞,會有多點好作品出現。因為這香港樂壇,到底是自己混了十多年的圈子。我絕不希望這圈子,永遠是由像我這類三腳貓的人來寫東西。
但不知道甚麼原因,能寫的人總是不大動筆,前輩們位位在半退休狀態,新人也不肯入行試試,所以流行曲的好作品,始終是很少機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