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培勳第二交響樂《清明祭》

2696阅读 0评论2009-06-04 黃志華
分类:

 
  是日,日是四兮月是六,不禁就會想起,廿年前的這一天是農曆己巳年五月初一,再由這一天發生的某些痛心疾首的事,就會聯想起周恩來辭世的那一年(丙辰)的清明節,人們紛紛到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等地點祭奠這位已故總理,既獻花又獻詩歌,卻被當時的掌權者指為非法活動。這個事件很幸運地很快就得到昭雪。1980年,廣東的音樂家陳培勳(1922-2006)以此為題材,寫了一部交響樂,名為《清明祭》。
 
  《清明祭》是屬於中國新音樂,西為中用。就等於今天我們個個都穿洋裝多於穿民族服裝,畫畫有時也多畫油畫少畫水墨畫。想一想,當要表現與狂風暴雨博鬥的情景,油畫似乎比水墨畫優為之。同樣地,要表現同類情景,西洋管弦樂隊似乎比中樂隊優為之。此說真有長洋人志氣之嫌,但是當看到陳培勳是選擇西洋交響樂的模式來繪寫《清明祭》而不用民族管弦樂隊(陳老前輩也好像並沒有為民族管弦樂隊寫過作品啊),再聽聽其中的交響演奏的絢爛雄偉效果,誰又能否定這些說法。我們之尷尬是一把琵琶可以表現「十面埋伏」,一隊民族樂隊則總是在表現輝煌壯美之中帶着點點不融合。

 

  話說回《清明祭》,它有個副題:「獻給為真理而英勇獻身的勇士們」,據總譜裡的作者說明,這部交響樂是採用單樂章形式寫成的,全曲分三段(連續演奏),每段皆從慢板開始,各有標題如下:

                1. 烈士碑前

                2. 忠魂舞

                3. 遺願化宏圖

三段內容皆取源於《天安門革命詩抄》,作者還把它附在總譜前面,作為對樂曲的提示:

                其一        初春寒意濃

                                哀思湧心中

                                丹心映山河

                                碧血染旗紅

 

                其二        悲風平地起

                                狂飇從天落

                                英雄別故土

                                肝膽照山河

 

                其三     巍巍青山聳

                                崢崢松柏葱

                                遺願震人寰

                                壯志貫長虹

 

  這部《清明祭》,雖只是單樂章,但筆者感到作曲家陳培勳用的音樂主題頗不少。下面筆者選了幾個較易辨認的,讓大家參考。

 

 
 

 

  作品第一個亮相的主題,頗有一種悲壯而肅穆的情懷,其中既有懷先烈之意,也隱然有「欲悲聞鬼叫,我哭豺狼笑」的冷峻氣氛。第二主題則是激動的、正義的音調,這一段的音樂發展下去,更見波瀾壯闊,真是「丹心映山河」。

 

  第二段由長笛的抒情曲調開始,不久就出現了小快板主題,彷彿是正義的力量在匯聚,也彷彿見到正義與邪惡之間的對決要展開了,而這一段的幾個音樂主題間的衝突特別激烈,驚心動魄。

 

  第三段以弦樂重奏開始,但音量很微弱,聽來是風暴過去後靜靜的幽思,音樂隨後也再現了之前的一些主題,並且最後以雄渾嘹亮的強奏裡結束全曲。相信音樂家此處要表現的就是「壯志貫長虹」。

 

 

  《清明祭》這部交響樂,很多地方結構龐大複雜卻有條不紊,不少段落的織體是多線並行的,很能發揮西洋管弦樂團的長處,卻又處處流露漢族音樂的風格,真是大師手筆。末了,「巍巍青山聳,崢崢松柏葱,遺願震人寰,壯志貫長虹。」這作品讓筆者勾起的總是不僅是關於丙辰清明節的記憶,還有己巳五月初一的記憶,二者相纏起來,揮之不去。

 

 

《清明祭》的mp3或者可以試到下列的網址下載:

 
 
 
 
 
 
 
 
 
 
 
 
 
 
 
上一篇:有五個最優解的「華容道」佈局:《禪門五宗》
下一篇:我的一點燭光(調寄關正傑《一點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