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冠傑1971年唱出《鐵塔凌雲》之前,並非沒有原創的粵語流行曲的,比如說以下的一批都是百分百原創:
快樂伴侶 作曲:呂文成 約1953年
檳城艷 作曲:王粵生 1954年
秋月 作曲:胡文森 1954年
勁草嬌花 作曲:方植 約1962年
不褪色的玫瑰 作曲:黃霑 1968年
以曲式看,這五首都是典型的AABA流行曲式,而且都是以西洋的七聲音階寫的,其中《檳城艷》甚至用上臨時變化半音,副歌段落還轉調,是西方同名大小調的那種慣用轉調手法,這些旋律,算不算「現代」?但觀連鄧麗君都非常欣賞,把它灌錄進她自己的粵語唱片裡,亦略可說明《檳城艷》是有「現代」的因子的。
相比起上述一批歌曲,《鐵塔凌雲》反而是不算有曲式的一段過的曲子,歌裡一字唱數音的情況頗多,為甚麼這反而算是「現代」?
再說,黃霑都算是「現代」粵語流行曲的重要創作人,但,他寫於六十年代後期的《不褪色的玫瑰》就不能算作「現代」嗎?非得七十年代後期寫的《問我》才算「現代」?
「《鐵塔凌雲》是第一首(現代)粵語流行歌曲。」這「第一」也用得太輕率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