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不詳? ── 從十三首粵語電影原創歌曲看早期粵語流行曲的發展(之六)

1430阅读 0评论2010-07-01 黃志華
分类:

 
創作路向檢閱: 詞曲之先後
 
  據筆者研究,本文所列舉的十三首粵語電影原創歌曲,依誕生日子先後排序,屬先有詞後譜曲的作品有:《凱旋歌》、《紅豆曲》、《載歌載舞》、《燕歸來》、《銀塘吐艷》、《一水隔天涯》、《女殺手》,共七首。而屬先寫曲後填詞的作品有:《兒安眠》、《檳城艷》、《懷舊》、《家和萬事興》、《榴槤飄香》、《青青河邊草》,共六首。

 

  由此可見,在1951年以前,來自粵劇粵曲界的音樂人,他們的原創歌曲的主流創作模式是先有詞後譜曲的,而且也居然有像《凱旋歌》、《紅豆曲》、《載歌載舞》、《燕歸來》、《銀塘吐艷》等名曲流傳開來,成為經典。《一水隔天涯》乍看去似是先寫了曲然後填詞的,因為曲式竟然可以是AABA的西洋流行曲常見形式,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很難想像是可以先把歌詞寫出來的。但筆者過去曾訪問過于粦,他表示這確是先有詞後有曲的,只是在左几寫詞之前,于粦曾替左几「上課」,指導他先寫詞要注意些甚麼。既然有于粦親口證實,當不會假。再者,要是我們注意到《一水隔天涯》最後兩句歌詞相同曲調卻大異,就可以比較肯定這首《一水隔天涯》確是先有詞後譜曲的。因為,要是先有曲,相信沒有哪位填詞人能意識到在這最後兩句看來很不同的旋律中,可以填相同的詞句!

 

  現在,香港的粵語流行曲創作,絕對以「先曲後詞」為主流,鮮見有「先詞後曲」的。而年輕一輩的樂迷也通常都不知道在1970年代以前情況正好相反,「先詞後曲」才是主流,「先曲後詞」反而是支流。值得一提的是,許冠傑早年的名作《鐵塔凌雲》,也是「先詞後曲」。

 

  1950年代中期以前的粵語電影歌曲創作以「先詞後曲」為主流一大原因是創作人都是來自粵劇粵曲界的,由於他們從不介意歌曲寫出來帶粵曲粵樂味,以「先詞後曲」的方式創作電影歌,自然不會有任何問題,反而更理所然,因為那時的電影頗重視劇本,故此電影歌曲的創作最好先寫歌詞,以切合劇本創作的需要,繼後才據詞譜曲。當時的國語電影都是這樣做的,粵語電影則亦步亦趨。

 

  不過,如果想把歌曲寫得多帶些流行曲風格,以當時的技術條件,則應該要選擇「先曲後詞」的模式。來自粵劇粵曲界的王粵生,他就選用了「先曲後詞」的模式來創作電影《檳城艷》裡的插曲,結果兩首插曲後來都成了經典,亦佔了本文所列舉的十三首名曲裡的兩個席位。

 

  這詞曲先後的創作模式變化,除了勾勒出了早期粵語流行曲發展的相應軌跡,其實也提醒我們去嘗試思索,在今天,「先詞後曲」的創作模式是否真的已沒有再使用的價值?要使用這模式,應怎樣變革呢?

 

音調:前衛過嗎?有創意嗎?有根嗎?

  本文所談的十三首粵語電影原創歌曲,由王粵生寫曲的就佔了三首,而由胡文森寫曲的也佔了兩首。可見王、胡二人在當時的創造力之不凡。本節也先由這兩位音樂人的作品談起。

 

  王粵生和胡文森都是來自粵劇、粵曲界的,而二人的音樂創作,都是既能根植於傳統,又能大膽地吸收西方流行音樂創作的養份,寫出於當時來說是很前衛很有創意的作品來。

 

  以王粵生來說,單從本文所談的十三首粵語電影原創歌曲裡他所佔的三首,都是很有創意的。《銀塘吐艷》聽來比較傳統,但卻借用了西洋同名大小調的轉調手法,在最後四句轉到小調去(也可以理解為轉到傳統粵曲的那種乙反調,但音律和韻味其實都會頗不同的)。《懷舊》則是一回有趣的實驗,以傳統粵曲正線轉乙反的轉調手法,置於AABA的西洋流行曲式裡,中西結合,卻如魚得水不過,為了適應流行曲所採用的十二平均律,《懷舊》一開始便把樂譜裡的「乙反調」段落移位記成「西洋小調」,只是有些擁抱傳統味道的樂人,則仍是把該段記成「乙反調」,形成「一歌兩制」!到了數十年後的今天,年青一代恐怕只知這首《懷舊》的「西洋小調」制,而不知還可以有「乙反調」制,更不知「乙反調」為何物。三首歌曲之中,《檳城艷》絕對是前衛之作,整首歌曲無論是旋律還是曲式的結構都是西洋式的,難得當時芳艷芬這位紅伶卻肯唱,雖然唱來帶著粵曲腔調,歌曲卻依然擋不住的流行起來。

 

  筆者也發覺王粵生曾以西方的六拍子來寫過一首流行曲模式的電影插曲,那是1953年拍成的《佳人有約》的插曲,名字同樣喚作《載歌載舞》,是白雪仙唱的。於此可見王粵生的實驗精神。

 

  接下來說到胡文森,他能曲能詞,著名的電影歌曲《飛哥跌落坑渠》、《詐肚痛》就正是他用西曲填詞而成的!而他的音樂創作也是很豐盛的。據筆者對他的研究,在1950年代,他創作的流行曲調,應是當時數量最多的7,當中流傳最廣的,除了本文談及的兩首歌曲《載歌載舞》、《燕歸來》,還有一首唱片曲《秋月》(原唱芳艷芬,後來也有鄭少秋、鄭錦昌的重唱版本,亦是鄭錦昌很重視的曲目之一)。《秋月》是純粹的流行曲創作,但不是本文要談的對象,而其實單憑《載歌載舞》、《燕歸來》這兩首作品,也足夠顯示胡文森的音樂創作才華。

 

  《燕歸來》(又名《三疊愁》)是採用傳統的乙反調風格寫的,那很多很多處於樂句要位的fa音和ti音,足教那些常以刻板印象說中國音樂只用五個音者無語,而此曲的哀怨悱惻,讓人動容。事實上,這首《燕歸來》裡的fa音和ti音,是不屬於十二平均律裡的音的,所以用一般的十二平均律樂器如鋼琴、長笛等是奏不出它的韻味的。遺憾的是年青一輩的音樂人大多不知有這種傳統音律,更遑論以之來翻出新花樣。

 

  《載歌載舞》(《蝴蝶夫人》插曲)亦是一次中西給合的嘗試先詞後曲,以中國民間音樂裡常見的「固定貫穿」手法讓「咚隆咚,咚隆咚,咚隆咚隆咚」(工尺譜是:士工工,工尺尺,尺上上乙士,簡譜是633, 322, 21176,其中67是低音)這句旋律從頭穿插到尾,使旋律與音樂結構形成很中式的一面可是,「咚隆咚,咚隆咚,咚隆咚隆咚」這句旋律卻是充滿西洋舞蹈節奏感的,歌曲也由是揉合了中西元素。如前文所言,《載歌載舞》填成為《賭仔自嘆》後,廣東人可謂無人不曉,較遺憾的則是也幾乎再無人曉得這首《載歌載舞》的曲調作者是胡文森!

 

  在本文所要談的十三首粵語電影原創歌曲裡,《女殺手》也是一首充滿實驗意味的作品,它同樣是混合了中西的元素,把土與洋的、傳統與現代的都攪拌在一起。這首歌在拙著《早期香港粵語流行曲(1950-1974)》(頁189-194)裡有頗詳細的分析簡而言之,它像是個全新建構的「板腔格式」(所以須是歌詞先行),這原是很戲曲(粵曲)的作法,可是創作者卻讓它注入很多西洋流行音樂元素,比如A go go節奏、以西樂作伴奏等等。如果從《女殺手》後來也算廣為人知而言,這趟實驗其實也算是成功的。也只有那些來自粵劇、粵曲界熟知粵劇粵曲傳統的音樂人才會想到這樣的搞作。

 

  如前文所言,《一水隔天涯》這首歌,是依先詞後曲的傳統寫成的,而到了今天,喜歡這首歌的人還是不少。它的重唱版本也很多,連鄧麗君、梅艷芳都重錄過。可以肯定的是,這首歌調要是寫得不好的話,大抵很難流傳這麼多個年頭。最重要的是,它說明了粵語歌先有詞也能譜出長青的歌調,而且還能夠做到一點都不像是先把歌詞寫出來的那樣

 

  其他的先曲後詞作品,曲調都是寫得頗精悍的,尤其是《家和萬事興》和《榴槤飄香》,只可惜《家和萬事興》現在常常只被視作兒歌。

 

 

 

 
 
 
 
 
 
 
 
 
 
 
 
 
 
 
 
 
上一篇:十三不詳? ── 從十三首粵語電影原創歌曲看早期粵語流行曲的發展(之七)
下一篇:十三不詳? ── 從十三首粵語電影原創歌曲看早期粵語流行曲的發展(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