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本文可以說是「香港早期粵語電影創作歌曲研究(1930-1960)」的副產品或精華版,但論述的重點有所差異,視野因而也有很多不同之處,所以本文亦有不少與該文不同的論點。事實上,本文所談及的十三首粵語電影原創歌曲,在時間上延伸至1960年代的,這亦與上述的那項研究不同。
筆者在此先界定一下對於粵語流行歷史的分期。以自己近年的做法,傾向於認為1952年是粵語流行曲的歷史開端,因為自這一年開始,香港的和聲唱片公司史無前例地推出首批標榜為「粵語時代曲」的唱片,是唱片業有意識地推出粵語流行曲產品之始。1974年是粵語流行曲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年許冠傑的《鬼馬雙星》、電視歌《啼笑因緣》俱哄動一時,人們一致認定這一年是現代粵語流行曲發展之始。所以,1952年到1974年這段時間,乃是粵語流行曲發展的「早期」,又或者可以稱為「幼年期」(相對來說1974年及之後便是「成年期」了)。1952年以前,其實並非沒有粵語歌的產生,但基於人們都沒有「粵語流行曲」的概念,這些時期所產生的粵語歌曲,並不宜隨意稱作「粵語流行曲」,而筆者傾向稱這段時期為「粵語流行曲」的「孕育期」或「醞釀期」。至於這「孕育期」的起點在哪一年,則尚待考定,但估計應不會早於1930年代。說起來,其實香港人何時開始接受和使用「粵語流行曲」這個名稱,也是值得去做準確的考證的,而筆者個人估計,約開始於1950年末到1960年初時。
本文將要談論的十三首粵語電影原創歌曲,名單如下:
1. 兒安眠(錢大叔曲 冼幹持詞 李綺年唱)
電影《生命線》(首映日期
2. 凱旋歌(胡麗天詞 梁以忠曲 原唱者不詳)
電影《廣州三日屠城記》(首映日期
3. 紅豆曲(邵鐵鴻詞曲 原唱者不詳)
同名電影(首映日期
4. 載歌載舞(吳一嘯詞 胡文森曲 群唱)
電影《蝴蝶夫人》(首映日期
5. 燕歸來(吳一嘯詞 胡文森曲 李慧唱)
電影《蝴蝶夫人》(首映日期
6. 銀塘吐艷(唐滌生詞 王粵生曲 芳艷芬唱)(後來亦名《荷花香》)
電影《紅菱血》(首映日期
7. 檳城艷(王粵生曲詞 芳艷芬唱)
同名電影(首映日期
8. 懷舊(王粵生曲詞 芳艷芬唱)
電影《檳城艷》(首映日期
9. 家和萬事興(周聰曲詞 原唱者不詳)
同名電影(首映日期
10. 榴槤飄香(李厚襄曲 吳一嘯詞 林鳳唱)
同名電影(首映日期
11. 一水隔天涯(左几詞 于粦曲 苗金鳳唱)
同名電影(首映日期
12. 女殺手(龐秋華詞曲 陳寶珠唱)
同名電影(首映日期
13. 青青河邊草(江南曲 李願聞詞 吳君麗唱)
同名電影(首映日期
筆者所以選取這十三首歌曲,主要原因是這批電影歌曲其實都曾廣泛流傳,即使今天我們看到這些歌曲名字,有不少是那樣的陌生,但這並不能抹殺它們當年曾流行的歷史事實。不過,最古遠的三首,即1930年代的兩首歌曲《兒安眠》、《凱旋歌》和1940年代初的《紅豆曲》,年代委實頗遙遠,要查證它是否電影歌曲較為不易。
《兒安眠》可以確認是電影《生命線》的插曲,因為有當年新月唱片公司的宣傳刊物《新月》集為證,該刊物詳細記載了它的詞曲唱者的資料。
《凱旋歌》是電影《廣州三日屠城記》的插曲。這一點筆者憑的是刊於1957年7月21日《大公報》的一篇署名「錦城春」的文章。文中,作者提到他親自走訪了梁以忠,從他口中得悉此事,故此說是確切可信的。該文有這樣的一段話:
……為求明白真相起見,不能不找直接的資料,拜訪了《春風得意》的作者梁以忠先生,承蒙相助,得以糾正,結果筆者所料不差,下面就是《春風得意》的創作經過了。
大約二十年前左右,有一套叫做《廣州三日屠城記》的古裝電影,男主角是胡某(
對於這段文字,音樂收藏家鄧啟明先生指出,那兩首電影歌《凱旋歌》和《斷腸詞》,出版的公司應是百代唱片公司而不是“歌林”。但除這一點,其他所說的基本無誤。鄧啟明先生還讓筆者聆聽了百代所錄的《凱旋歌》和《斷腸詞》,也能看到這兩首歌的歌詞。聽了之後,肯定《凱旋歌》與《春風得意》的曲調絕對相同。再憑「錦城春」當年的文章,足見《凱旋歌》乃是《春風得意》的前身。可以說,這一發現對廣東音樂歷史的研究也很重要,相信很多音樂學者亦不知道廣東音樂《春風得意》原本是據詞譜曲而成的歌曲,其後才移走歌詞,變成純音樂版本。
《紅豆曲》的佐證資料比較缺乏,一來該同名電影應已失傳,二來,筆者暫時未找到有力的第一手資料證實這《紅豆曲》就是該同名電影的插曲。第二手資料則有古岡著的《廣東戲劇史(紅伶篇五)》。書中他說到邵鐵鴻這首作品的創作的緣起是因為有電影公司開拍《紅豆曲》,找他把王維的短詩譜曲。但古岡的敘述並不見有力的資料佐證。
據香港電影資料館的資料,電影《紅豆曲》是在
在1941年元旦的電影《紅豆曲》廣告裡,引錄了王維的原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並有「藝壇驕子邵鐵鴻領導歌樂並客串演出」,只是整個電影廣告都沒有絲毫訊息足以證明邵鐵鴻的《紅豆曲》就是專為這部同名電影而寫的插曲。在1941年尾的電影《紅豆曲》廣告中,則還有「星光公司歌唱藝術輕鬆痴情片」(筆者按:在元旦廣告裡,電影公司的名字是「黃金」,但十一個多月之後正式上映時,公司名字卻變了「星光」,這亦是耐人尋味之處)等字句,這亦僅能說明影片裡應有不少插曲,但當中可會有邵鐵鴻的《紅豆曲》,還是沒法肯定的,但相信「是」的概率是近乎1的。
至於1948年拍成的電影《蝴蝶夫人》的兩首插曲,憑的佐證乃是香港電影資料館所收藏的《蝴蝶夫人》電影特刊,當中便載有這兩首插曲的詞和譜,而詞曲唱者的資料亦俱全。
其餘八首五、六十年代的歌曲,倒是不需在這裡細加考證,因為知道這些歌曲與電影的關係的人都不少,而相關的佐證資料也很豐富。只是,現在不知道這八首歌曲本身乃是電影歌曲的人也非常多,當中也頗多人不知道這些歌曲的詞曲作者是誰。還有,也有很多人不清楚這十三首歌曲有不少是先寫詞後譜曲的。
因此,筆者把這篇論文的標題擬訂為「十三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