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在懵懵懂懂中,在「歐洲文化中心論」的蠱惑下,促使中華固有的主體「母」音樂文化被排擠且置換為邊陲一隅,使中華「母」音樂文化「確實真正落到了最為悲慘的地步」。君不見:「國內幾所頂尖的音樂學院把大部份資源都放在了西洋音樂上,而大部份學生也都學西洋音樂,把他們父母及祖輩的音樂棄之不理,這是多麼可悲。」君不見:中國音樂(藝術歌曲、流行歌曲)創作,幾乎全都在使『大一統』的西方音樂的『十二平均律』的七聲音階,不僅屢屢得獎,且成了中國音樂的『全國糧票』,而把中華音樂多律制、多風格的多元化音樂文化卻棄之不顧;君不見:第四屆全國音樂作品(室內樂)評獎結果是:「這次獲獎作品都是現代派的」,而那些在民族、民間音樂基礎上構成的,「較好的作品都被淘汰了。」君不見:「從孩子開始已經形成一個非常西方化的耳朵、思維、審美」。等等,等等。難道這不是中國音樂的隱患嗎?
──《弦索》的思索(《中國音樂》季刊2010年第一期頁10)
對於我國民間音樂的現狀,唐氏這番數落的話兒可說了無新意,但正因為「了無新意」,才讓人擔憂,因為說明現狀竟是長期維持同樣的狀態,讓人恨鐵不成鋼。
唐氏認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的要旨是各國更強調自己的特點,特別是自己的語言。所以中國人應該更「中國化」,於音樂方面,要的乃是「地地道道的中國音樂」、「是原汁原味的傳統音樂」、「保存和傳播傳統和民間音樂的真實面貌」、「把傳統音樂的本來面貌,原始面貌直接教給學生」、「奏得地地道道,原汁原味。」說到底,《弦索備考》就正是這種「傳統的」、「純粹的」、「原汁原味的」傳統音樂原典。不過,文章裡也引了黃翔鵬所說的話:「傳統音樂絕非僅是樂譜上的那些東西。沒有學到民間藝人即興性藝術創作這個本事,就沒有學到民族音樂的精髓。」這一點是很重要的,事實上,如今的學院派,無論作曲的還是奏曲的,事必依譜,因為總是協奏曲、xx與樂隊之類的現代作品,即興性的民間音樂藝術,幾乎無影無蹤,實際上也沒有甚麼可立足之地。
顯然,我們現在的環境,已跟二百年前有了很大的區別,所以今人去奏《弦索備考》裡的樂譜,是不可能重現二百年前的原貌,但我們至少要最大限度地去保持它的「原貌」,比如,要撇除所有可以察覺得到的現代「干擾」。
這讓我想到,其實即使是發展歷史甚短的廣東音樂,現在也難得有「奏得地地道道,原汁原味」的,說起來又免不了嘆息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