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發表於2014年5月10日的《南方都市報》「粵詞閱好」專欄。見報標題是「《檳城艷》和粵語流行曲的1954」。
公曆四字尾的年份,往往都是粵語流行曲發展上的重要年頭。比如說1984年初,譚詠麟的《霧之戀》專輯聲勢無與倫比,使譚的歌唱事業邁向巔峰,是年也是香港樂壇側重偶像派之始。再如1974年,更獲視為香港粵語流行曲振興之重要年份,年初的電視歌《啼笑因緣》,年尾的電影歌曲《鬼馬雙星》、《雙星情歌》,聲勢同樣無與倫比。
即使是一般樂迷覺得不存在粵語流行曲的1954年,其實也是一個重要之年,是年三月,粵語電影《檳城艷》公映,片中的兩首原創歌曲:同名主題曲及插曲《懷舊》,不但當時流行,而且一直流行了很多年,主題曲《檳城艷》更曾先後有鄧麗君、梅艷芳重新錄唱,影響不可謂不深遠!所以我們不應該只知有《鬼馬雙星》、《雙星情歌》而不知有《檳城艷》與《懷舊》。
至於1954和1974之間的那個四字尾年份,也有一件大事深遠影響香港粵語流行曲的發展。因為這一年,英國「狂人樂隊」(當時香港傳媒對「披頭四」樂隊的稱謂)訪港演出,使西方流行音樂文化侵襲香港掀起新的一波巨浪,香港傳統的大眾音樂文化在此巨浪衝擊之下,雖未土崩瓦解,卻已黯淡無光!
此所以,再認識一下1954年時候,經由香港傳統的大眾音樂文化哺育出來的《檳城艷》與《懷舊》,是很有需要也很有意思的。
篇幅所限,本文且集中談談《檳城艷》。這歌在1954年絕對堪稱橫空出世。無疑《檳城艷》的詞曲作者王粵生是百分之百屬粵曲界的音樂人,但他創作的《檳城艷》,採用了當時非常流行的Rumba舞曲節奏,旋律中還採用了西方音樂非常喜歡使用的同名大小調轉換的模式。真是非常現代而前衛的。五、六十年代的粵語流行曲,屬原創的數量雖然僅達三位數,但其中再沒見有另一首是使用同名大小調轉換的了。
《檳城艷》的歌詞,顧名思義,是寫大馬地區的風情的。那年頭,香港人與南洋華僑關係密切,《檳城艷》可說是這方面的側影。以詞意而言,此作是深具那個時代的特色,作者總是很抽離的,只是以第三者的角度冷冷地寫景寫情,其中的痛癢似乎都與詞人無關。
《檳城艷》的首唱,是很不一般的。那是在1954年2月2日的澳門綠邨電台的「春晚」,當晚共有十項節目,七項是粵曲(唱者有任劍輝、白雪仙、何非凡、林家聲等等),兩項是以小提琴奏廣東音樂,只有開場的第一個曲目,是《檳城艷》這首流行曲!芳艷芬當時這樣去唱相信壓力也不小。